孩子的營養性貧血大多由缺鐵引起,而輕度的營養性貧血一般不容易被發現,因為貧血起病較慢,輕度的貧血在孩子身上不會出現明顯症狀,而許多孩子查出患有貧血,也只是因為在其他疾病驗血才發現血紅蛋白低。
一、營養性貧血的症狀
輕度貧血症狀雖然不容易被父母們發現,但通過仔細觀察還是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年齡較小的孩子表現為臉色蒼白、食欲不佳,稍大些的孩子表現為無精打采或煩躁不安。如果在貧血較輕的時候沒有及時治療,等進一步加重了病情,孩子會出現呼吸道和消化道反復感染,經常生病。
二、判斷貧血的標准是檢查血常規
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
1、新生兒,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4.5克,就屬於貧血;
2、6個月~6歲的孩子,如果血紅蛋白低於11克,就屬於貧血;
3、6歲~14歲的孩子,血紅蛋白如果低於12克,就屬於貧血。
三、營養性貧血的病因
兒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是兒童四大營養性疾病之一,最常見的原因是飲食結構不當,特別是偏食太多,以致造血原料不足引發貧血:
1、多吃奶制品不能滿足孩子對鐵的需要
一些父母疼愛孩子,每天給孩子的飲食中充斥各種各樣的奶制品,比如牛奶、酸奶、奶油蛋糕,但孩子還是患上缺鐵性貧血了。實際上,牛奶中鐵的含量非常少,一般而言,每100毫升牛奶僅含鐵0.1—0.5毫克,而幼兒每天需要的鐵含量為12毫克。
另外,母乳含鐵量也很低,100克母乳含鐵量一般不超過0。5毫克。因此,純母乳喂養時間越長,兒童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就越大。
2、蔬菜水果吃得少也能引起貧血
兒童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未必就等於營養好,新鮮蔬菜和水果吃得少也容易引起貧血。因為蔬菜中富含葉酸,而葉酸的缺乏,可引起骨髓裡的紅細胞發育不成熟,導致釋放到血液中的紅細胞存活壽命短,因而發生營養性貧血。
因此,兒童攝入的營養應均衡、適量。平時應讓孩子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是富含葉酸的食物,如:豆類、綠葉蔬菜、粗糧以及新鮮水果等。
四、如何預防營養性貧血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糾正營養性貧血因從調整孩子的飲食做起。那麼,有哪些“補鐵”飲食呢?
1、動物肝髒: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較易被人體吸收,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
2、雞蛋黃: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盡管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原料易得,食用保存方便,而且還富含其他營養。
3、黃豆及其制品:每100克黃豆及黃豆粉中含鐵11毫克,人體吸收率為7%。
4、芝麻醬:這是極佳的兒童營養食品。每100克芝麻醬含鐵58毫克,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和脂肪。
另外,飯前吃一個西紅柿或飲一杯橙汁(維生素C),能成倍增加對鐵的吸收,而飯前飯後喝茶,則會大大抑制人體對鐵的吸收。
推薦閱讀:
生男生女預測表2015
用藿香正氣水敷肚臍?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寶寶營養粥的做法
小兒遺尿偏方大全
![]() |
治療小兒便秘的誤區有哪些
首先,女性便秘,影響美容。便秘會增加女性體內毒素,導致機體新陳代謝紊亂、內分泌失調及微量元素不均衡,從而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瘙癢、面色無華、毛發枯干,並產生黃褐斑、青春痘及痤瘡、導致生殖系統疾病。便秘還會引起輕度 |
![]() |
淺談小學生上進心理沖動誘發引導的策略
小學生上進心理沖動指的是小學生上進心的驟然萌動和進步欲望的閃現振奮,是他們在受小學心理教育過程中因受教育情境感染、教育活動刺激、師長或同學言行激勵而閃現的渴望進步的思想火花和振奮情緒。 在心理教育中,如何實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