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治療用藥 >> 新生兒治療 >> 5種兒童“出疹子”的疾病

5種兒童“出疹子”的疾病

  1.麻疹

  麻疹俗稱“打糠”。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通過鼻咽部的分泌物飛沫傳播。

  一個健康小兒與麻疹病人接觸後,大約要經過10天到半個月的時間開始發病,這段時間,我們稱潛伏期。

  發病開始有發燒、咳嗽、流鼻涕、流淚等與感冒相似症狀。發熱第2、3天時,在孩子口腔頰粘膜上見到發紅充血的粘膜上有許多小白色點狀(如針尖大小)粘膜疹,稱麻疹粘膜斑。這是診斷麻疹最早、最可靠的依據。這一段時間(從開始發熱到出皮疹前)稱為前驅期,大約3、4天。

  經過前驅期(即從發熱開始經3、4天)進入出疹期。在出疹期時體溫更高,眼睛怕光流淚,眼分泌物很多,流涕、咳嗽都加重,同時開始出疹子。皮疹呈玫瑰色斑疹,指壓可退色,先見於耳的前後、頸部、面頰、前額部皮膚,以後皮疹漸增多,發展到胸、背、腹部,最後四肢皮膚出現皮疹,大約經過3、4天,皮疹在手心、足心上也出現,這表示疹子已經出齊出透。皮疹由單個散在可以逐漸融合成片,但疹間仍可見到健康皮膚。

  出疹後第5天開始消退,第7天消退完全,留下細小的脫屑(如糠皮樣)及棕褐色痕跡(即色素沉著)。以後熱度下降,咳嗽減輕,食欲增加。化驗白細胞總數偏低。

  整個麻疹經過約10天。如果在出疹時合並肺炎、喉炎,則病程更長,病情更重。

  2.風疹

  風疹是小兒時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之一。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多見於3~7歲學齡前兒童,春秋兩季流行。

  風疹開始發熱(中度)約1天就出現皮疹。皮疹為粉紅色小斑丘疹,散在於軀干而四肢稍少。孩子一般情況較好,除發熱外,有流涕、輕微咳嗽,但全身無中毒症狀,2、3天後皮疹消退,無脫屑,無色素沉著。耳後及枕部的淋巴結稍有腫大,很少出現合並症,化驗白細胞總數偏低。

  3.幼兒急疹

  又稱嬰兒玫瑰疹,俗稱“騷糠”,也是一種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病。多見於春秋發病,一歲左右小兒多見散發流行。

5種兒童“出疹子”的疾病

  本病起病急,前驅期呈高熱或中熱。持續不退約3、4日,有流涕、輕咳或腹瀉,但孩子一般精神狀態尚好。有的小兒在發熱時伴有前囟門膨隆、煩躁不安。

  發熱3、4日後體溫自降,同時胸、腹部皮膚出現散在的“麻疹”樣或“猩紅熱”樣皮疹。這種“燒退疹出”,即為這種病的特點,同時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化驗白細胞偏低。

  4.猩紅熱

  俗稱“痧子”,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冬春季節散發或小流行。

  3歲以上至學齡期兒童易患此病。由帶菌者或病兒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潛伏期約2~7天,突然發病,高熱達39℃以上。自訴咽、喉部疼痛,舌乳頭紅腫,惡心、嘔吐等症狀。第2天全身皮膚出現彌慢性、猩紅色、細小皮疹,壓之退色,稍癢。皮疹之間不能見到健康皮膚。以胸背部最明顯。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皮疹經3~7天消退,而呈大片狀脫皮。檢查白細胞總數很高。

  此病必須早期大量青霉素肌注治療,共需注射1周以上。此病若治療不徹底,經2—3周後,可並發急性腎炎或風濕病。

  5.水痘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但在人的一生中很少患兩次以上。

  此病多發生在冬春季節,嬰幼兒多見。潛伏期約兩周。

  發病開始有輕微咳嗽、發熱(輕或中度),24小時後在頭部、軀干出疹子,痘疹的出現順序為丘疹→疱疹→結痂。痘疹分批出現,故在同一范圍的皮膚上,可以見到不同形態的痘疹。

  痘疹的出現或多或少,輕者常常被家長忽略,重者可出現高熱,並發水痘腦炎,發生抽風或昏迷。檢查白細胞總數偏低。

  以上5種皮疹以麻疹及猩紅熱病情嚴重,並發症多,對小兒機體危害最大。

  麻疹需要細心護理,中藥可解表清熱,合並喉炎或肺炎時,應及時用抗菌素治療。

  猩紅熱要及早用青霉素治療,量足,時間要長些。

  其余三種出疹病(水痘、風疹、幼兒急疹)只要加強護理,給予隔離,對症治療,很快可以痊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入園前,教會ta自我介紹

    進幼兒園之前,為什麼要教孩子學會自我介紹    理由一:多結識小朋友   如果孩子能做完整的自我介紹,並且能傾聽小伙伴的自我介紹,無形中就增進交往能力,

嬰兒奶粉並非腦黃金越多越好

消費者:產品中DHA含量越高就越有營養  DHA,化學名為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稱腦黃金,是一種對人體非常重要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是神經系統細胞生長及維持的一種主要元素,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在人體大腦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