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
1、沒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到該排便時,寶寶卻因玩意正濃而抑制便意,長此以往,使腸道失去了對糞便刺激的敏感性,大便在腸內停留過久變得又干又硬;
2、飲食不足:進食太少時,消化吸收後余渣少導致大便堅硬;如果長期飲食不足可引起小兒營養不良,腹部肌肉、腸肌張力減低、收縮力減弱時也會加重便秘;
3、食物成分不當:食物成分與大便性質關系密切,如進食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合物不足時,腸道菌群對腸內容的發酵作用減少,大便易干燥;再如小兒偏食肉類,少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便秘;
4、腸管功能失常:缺乏運動或患佝偻病、營養不良等都可使腸肌松弛,缺乏對糞便的推動力;
5、疾病因素:諸如肛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等都可引起便秘。
由此可見,導致便秘的因素很多,因此在治療前必須先得查明原因,然後再根據病因,采取治療措施。改善飲食,訓練排便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二、緩解便秘的方法
1、常用糾正方法
對於母乳喂養的便秘患兒,可給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養的寶寶患便秘的並不多。
人工喂養的嬰兒如患了便秘,在喂奶前,媽媽可在先在牛奶中增加糖量或果汁,這樣做是為了刺激腸蠕動。
對於那些年齡較大的患兒來說,便秘很可能與他們因為長期攝入富含動物蛋白的飲食有關,因此,生活中父母應鼓勵他們多吃富含纖維素的蔬菜、谷類食品,這對預防和緩解便秘很有好處。
當然,除了通過飲食療法來糾正便秘,還可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一般可用郁李仁3至5粒服用,每日2次;或用白蘿卜水加蜂蜜,每晚服1次。
有時寶寶一連好幾天都沒拉了,這時父母不必太著急,可用“小兒開塞露”一支切斷後塞入肛門內,保留5分鐘可排便。或用肥皂切成圓柱狀塞入肛門內,保留5分鐘即可排便。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動作過猛,以免刺傷肛門或腸粘膜。
2、運動療法
1)用手掌輕輕摩擦嬰兒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摩擦,按摩10次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復進行3回;
2)嬰兒仰臥,抓住嬰兒雙腿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屈伸10次;
3)用油質外用藥如金霉素軟膏、塗在嬰兒肛門口,墊上軟紙,輕輕推按肛門,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脫肛又稱直腸脫垂,是指肛管、直腸向肛門外翻出而脫垂於肛門外。
![]() |
德國“父母成績單”給中國家長的教育啟示
“父母成績單”上共有10道題,優秀為A+,合格為A,不合格為B。每一項都做出選擇後,可以看到父母本月在孩子心中是否合格。這種“評分”太有意義了,父母們能借以反思自 |
![]() |
如何護理早產兒?如何預防並發症?
一、如何護理早產兒,注意預防6種並發症 1、感染問題 早產兒因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較沒有對抗病毒的能力,非常容易受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容易造成敗血症,甚至於腦膜炎,需要特別注意。 2、心血管疾病 若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