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5歲以下兒童頭號“殺手”
肺炎是兒童重點防治疾病之一,可由病毒、細菌、支原體或真菌引起,肺炎鏈球菌是兒童肺炎最常見起因。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約有70~100萬名5歲以下兒童死於肺炎鏈球菌感染,大多數死亡病例發生在發展中國家。
肺炎誤區
患兒會體溫高肺炎患兒可有發熱、咳嗽、喘鳴、呼吸增快、呼吸困難、胸壁吸氣性凹陷、屏氣、胸痛、頭痛或腹痛等症狀。但不一定每個肺炎患兒都發燒,或者有以上所有症狀。專家提醒家長,只要孩子有呼吸快、精神差,或者伴有抽搐、呻吟等情況,就應及時就醫。
另據世界衛生組織推薦:2月齡~5歲兒童出現胸壁吸氣性凹陷或鼻翼扇動或呻吟之一表現者,提示有低氧血症,為重度肺炎。
如果出現中心性紫绀、嚴重呼吸窘迫、拒食或脫水征、意識障礙(嗜睡、昏迷、驚厥)之一表現者為極重度肺炎。
肺炎傳播與環境因素有關
人生活在大氣中,不斷地從空氣中攝取氧氣,同時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這種氣體交換過程由肺髒完成。如果環境空氣污染,由鼻腔吸進的空氣攜帶大量細菌或病毒,起初可能定植在鼻腔或咽喉。
當兒童呼吸道的防御機能降低時,病原體乘虛從上呼吸道向下蔓延進入肺泡並生長繁殖,從而引起肺炎。
以下環境因素可使兒童易患肺炎:
①居住條件擁擠;
②使用生物燃料進行烹調或取暖造成室內空氣污染;
③父母吸煙。
預防肺炎小帖士
1.接種疫苗
針對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B型流感嗜血桿菌、麻疹、百日咳進行免疫接種是預防肺炎的最有效方法。有了疫苗,仍然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由細菌引起的肺炎可用抗生素治療,但只有三分之一的肺炎患兒可獲得他們需要的抗生素。
2.保證充足的營養
此外,應保證各種營養素的數量充足,比例合適,種類齊全。
平衡膳食應包括的五大類食物為:
1、谷類(糧谷)及糧谷類制品;
2、豆類及豆類制品;
3、肉魚蛋奶類;
4、蔬菜類和水果;
5、油脂類食品。
這些營養素既滿足人體的各種需要,又能預防各種疾病。
3.鍛煉體質及時增減衣被
要多增加一些戶外的體育運動,還要跟隨天氣變化及時的增減衣物,因為這樣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的身體保暖問題,幫助我們御寒,能夠有效的防止感冒,可以避免因為感冒造成身體素質下降,從而引發的肺炎情況。
4.處理環境因素
使用清潔的室內爐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家長戒煙;鼓勵在擁擠的住所中保持良好的衛生。
5.注意手衛生
手上的細菌不但引發消化系統疾病,同樣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一個平常人的一只手上所沾附的細菌量高達1×108,如果在流動的清水下持續沖洗30秒鐘以上,就能使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減少80%;如果再配合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則可減少95%的病原微生物。洗手,這個最簡單、經濟、普遍的日常生活習慣,是預防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家有肺炎寶寶怎麼辦
1、應勤開窗戶,以保證室內空氣流通。
2、保證孩子充分休息;定時翻身,多拍背,鼓勵患兒咳嗽,便於痰液排出。
3、給予易消化、有營養的食物,補充足夠水分;嬰兒喂奶時每次不能過飽,主張少量多次;喂奶後,避免擠壓胃部,並適當拍背以加速胃的排空,以免胃食道返流。
4、及時更換衣服,避免再次感染。
5、咳嗽劇烈、體溫不退應尋求醫生幫助。
![]() |
做一把鑰匙 開啟孩子封閉的心靈
談起自己所任學科,王北京很驕傲:“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人的一生意義深遠。由於各種原因,中小學生比成年人更容易產生心理障礙。學生心理障礙就如同一把無形的‘心鎖’,我要做一把鑰 |
![]() |
新生兒初始混合喂養先用小勺喂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剛分娩不久就訓練寶寶吸吮母乳,這時寶寶的吸吮反射最強。這時不要先給寶寶用奶瓶喂奶,橡膠奶嘴容易吸奶,有的寶寶會因此偷懶,不願費力吸母奶。可以先用小勺喂,等寶寶習慣吸吮母乳後再用奶嘴。即使是用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