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在我國有著優良的傳統,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受世界潮流的影響,母乳喂養率逐漸下降。我們呼吁,現代人需要重新認識母乳喂養,母乳喂養使母親和孩子都受益。
一、母乳喂養對嬰兒的好處
母乳是嬰兒必須的和理想的食品,其所含的營養物質最適合嬰兒的消化吸收,且具有較高的生物利用率。母乳中含有抗感染物質,不宜引起過敏。
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豐富,對嬰兒腦神經的發育起著重要作用。母乳中還含有瘦素,為新生兒適應宮外環境起到積極作用。母乳喂養還可避免奶瓶、奶頭污染帶來的感染,改善小兒營養狀況,保護嬰兒少得疾病。具體如下:
(一)營養/生長:研究表明大多數6個月以內的純母乳喂養嬰兒生長適宜。母乳營養豐富,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適當,易於嬰兒消化吸收、健康成長。
(二)免疫:母乳含有豐富的抗感染物質,因此能保證嬰兒少得疾病。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具有較低的腹瀉,呼吸道和皮膚感染的危險,且能預防過敏。
(三)牙齒的發育與保護:吸吮時肌肉運動有助於面部正常發育,可預防由奶瓶喂養引起的齲齒。
(四)有益於嬰兒大腦發育:母乳中含有嬰兒大腦發育所必須的氨基酸。此外,哺乳過程中,母親聲音、心音、氣味和肌膚的接觸能刺激嬰兒的大腦,促進嬰兒早期智力開發。
(五) 社會心理問題嬰兒頻繁地與母親皮膚接觸、受照料,有利於促進心理與社會適應性的發育。
(六) 其他
1、 減少壞死性結腸炎的危險。
2、 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征發生。
3、 可降低嬰兒糖尿病及兒童淋巴腺瘤的發生。
二、對母親的好處
1、母乳喂養能給予母親一種母親的敏感性,並使之從孕期狀態向非孕期狀態成功的過渡。伴隨嬰兒吸吮而產生的催乳素,促進母親子宮收縮。
2、能減少產生出血,促進子宮復舊。母親體內的蛋白質、鐵和其他所需之營養物質,能通過產後閉經得以儲存,有利於產後的康復。母乳喂養能抑制排卵,產生哺乳期閉經,延長生育間隔,起到避孕作用。
3、母乳喂養還可減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險。女性一生中有兩個乳腺癌的發病高峰,25-35歲為一高峰;55-65歲為第二高峰。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延長6個月,乳腺癌的患病率減少6.3%。有研究表明,修女患乳腺癌的比例遠遠高於生育後的婦女。
三、母乳喂養對醫院、家庭和社區亦有益處:
在經濟方面:醫院可以節約消毒、配制人工喂養品所需的奶瓶、奶粉及人力。從家庭和社區的角度來看,用於母親營養的消費比用於嬰兒營養的消費要便宜;由於嬰兒較少得病,因此可以減少醫療咨詢、藥物、化驗和住院消費,同時因哺乳期閉經可以推遲采用其他節育措施。
![]() |
母乳喂養小兒可以防肺炎
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兒素喜吃過甜、過鹹、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積滯而生內熱,痰熱壅盛,偶遇風寒使肺氣不宣,二者互為因果而發生肺炎。 為了預防兒童肺炎,家庭應 |
![]() |
測測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袋鼠型 情景重現:每次媽媽帶妞妞出門,牽著手是必須的,即使妞妞和小朋友在小區裡玩,媽媽也會在她半徑1米之內的地方看著,時不時地提醒妞妞別摔著,有小朋友要碰著妞妞時,她會先把小朋友拉開。所以,妞妞幾乎就沒摔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