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性手足搐搦症又稱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發病原因與佝偻病相同,但臨床表現和血液生化改變不同,主要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以致血清鈣低下,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強,當血清總鈣量降至一定水平之下時出現驚厥和手足搐搦等症狀。絕大多數見於嬰兒期,6個月內較多見。人工喂養兒、早產兒多見,冬末初春發生較多。多伴有輕度佝偻病。
(1)臨床表現
驚厥:
其特點是突然發生的無熱性驚厥。多見於較小嬰兒,大多有多次發作,每次數秒至數十分鐘,發作次數不等,可數日一次或一日多次。發作時大都暫時喪失神志,手足發生節律性抽動。面肌痙攣,雙眼上翻。有時面肌痙攣即是本病的最初症狀。發作緩解時,哺乳及神情可以正常。
手足搐搦,為本病的特殊症狀,往往見於較大嬰幼兒和兒童,6個月以內的嬰兒很少發生此症狀。表現為腕部彎曲,手指伸直並攏,拇指貼近掌心,似雞爪狀;足趾強直而足底彎曲呈弓狀。發作時神志始終清楚。
喉痙攣:
主要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喉痙孿使呼吸困難,吸氣拖長發生喉鳴,如不及時處理,可因窒息而猝死。應當注意,為嚴重的手足搐搦症患兒進行肌肉注射或檢查咽部時偶可誘發喉痙攣。
(2)理化檢替
血清鈣降低,當血清總鈣降至1.8-1.9毫摩爾/升,或鈣離子降至1.0毫摩爾/升以下時即可出現抽搐症狀。血磷大都正常,鹼性磷酸酶增高。
(3)治療
急救措施:
可針刺人中、合谷、少商、印堂等穴位,並立即肌注安定0.2-0.3mg/公斤/次,或苯巴比妥鈉5mg/公斤/次。喉痙攣者除止驚外,先將舌尖拉出,進行人工呼吸,並即刻將患兒送往醫院迅速解除喉痙攣,必要時可行氣管插管。
鈣療法:
補鈣是止驚的根本措施,必須迅速。先用10%葡萄糖酸鈣或5%氯化鈣5-10毫升,加於10%或2%葡萄糖20毫升中緩慢靜脈注射,每日 l-2次。抽搐停止後可口服10%氮化鈣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一周後改服葡萄糖酸鈣或乳酸鈣0.5-1克,每日3次,連服1-2周。
維生素D療法:
在開始鈣療法的同時只需口服較小量的維生素D,一周後應用足量,每日約5000-10000國際單位,直至佝偻病恢復期,以後改服預防量,每日400-800國際單位。
(4)護理
讓患兒平臥,頭偏向一側,避免嘔吐物及粘液等吸入氣管造成呼吸道阻塞,同時松解衣領褲帶,並用多層紗布包裹壓舌板或牙刷柄,放於上下齒之間防止舌咬傷。房間保持安靜,避免突然刺激。驚厥與喉痙攣控制後口服鈣劑時,不要將鈣劑混在牛奶中或喂奶前後服用,以免產生奶塊,影響吸收。
(5)預防
本病的預防與佝偻病相同。另外在應用維生素D治療佝偻病的同時,需補充鈣劑,以防止血鈣降低出現手足搐搦症。同時應及時治療嬰幼兒腹瀉。
![]() |
兒童長高季來了 快來幫孩子一把!
骨齡決定孩子的生長潛力 川大華西第二醫院兒保科主任醫師康敏教授說,骨齡是決定孩子長高潛力的核心指標,能夠反映孩子的生長發育水平和成熟程度。同樣年齡同樣身高的孩子,可能因為骨齡的不同而導致最終身高存在很大差異。 |
![]() |
孩子出現哪些情況要急診
那麼,發生哪些情況應送寶寶去醫院急診呢? 孩子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盡快送他去看急診: 發熱:寶寶腋窩體溫達到或超過38度,肛門體溫達到39度。 咳嗽:1.咳嗽伴有氣急,鼻翼煽動,出現嘴唇青紫。2.聲音嘶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