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非愛吃零食,脆脆的薯片或蝦條之類的膨化食品,包裝漂亮的糖果更是她的最愛,常常趁著爺爺或奶奶接送上學、放學的機會,磨著爺爺奶奶買。爺爺奶奶最疼這個孫女了,逢求必應,甚至有時候還主動買零食給小非,作為獎賞。
小非的爸爸媽媽則非常反對她吃零食,一點都不讓讓碰。
吃零食是孩子的生理需求
專家表示,小非父母全盤否定零食的做法以及小非爺爺奶奶縱容小非吃零食的做法同樣都是不可取的。
小孩子愛吃零食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吃零食是孩子的生理需求。
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烈,喜歡形狀稀奇古怪的東西,口味也偏甜。酸酸甜甜的零食賣相好、花樣多,與一日三餐的主食不一樣,帶給孩子新鮮的感覺。因此,十個孩子中有九個都愛吃零食。
不少孩子因為吃太多零食而吃不下主食,長此以往容易引起營養不良等,因此醫生、老師都不鼓勵孩子吃零食。小非的父母接收了不少這樣的信息,就理所當然地誤以為孩子是不能吃零食的,否則就會營養不良。這種緊張的心理使他們在對待小非吃零食的問題上,采取了全盤否定的態度。
零食能補充微量元素
零食,顧名思義,就是正餐以外的食物。對於正餐、主食而言,它起著一種額外、輔助的作用。
因此,在提供營養方面,它也是扮演著額外、輔助的角色。如瓜子、花生仁、葡萄干、大棗、話梅、山楂、果脯等這些脫水干燥類的零食,能為人體提供少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咀嚼時還能有利於口腔健康,因此不必象小非父母那樣,談零食而色變,一概拒絕零食。這恐怕是有“因噎廢食”之嫌了。
應該怎樣吃零食呢?
第一:掌握度,不能大量吃
健康吃零食有三大原則,首先是不能大量吃。
每個人吃東西,一定程度就會有“飽”的感覺,之後就再難吃下其他的東西,通俗地講,也就是有“食量”。大量吃零食,就會直接地占去對成長有幫助的主食的位置,使腸道難以吸收到足夠的營養,以供身體生長發育。長期以往,容易引起營養不良,造成個頭矮小等嚴重後果。
第二:吃零食應該在飯後
人由於低血糖,刺激了胰島素的分泌而產生饑餓感,而零食大多含有較高的糖份,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吃零食,雖然可以緩解低血糖現象,不餓了,但是卻容易令人沒有欲望吃對成長有幫助的主食。
而且在飯前吃零食,消化了一部分消化液,再吃主食的時候,容易使孩子消化不良。
第三:不能將零食作為獎勵品
父母或長輩不要將零食作為獎勵、懲罰、安慰或討好孩子的手段,讓孩子養成以吃零食作為“交換條件”的壞習性。
因為長期以往,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獎勵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無形之中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認知感,這些食物是應該吃的,而且很好吃。
專家還特意對1-3歲孩子的家長提個醒,不要給孩子吃難消化的零食。煎炸、刺激性大的零食也不應該吃。
在吃零食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如體積小的花生、糖、果凍等,以免引起窒息意外。
![]() |
汪涵當爸 新生兒要打什麼疫苗
昨晚,微博“湖南衛視芒果撈”在網上公布,“小酸菜順利降生,母子平安!恭喜涵哥樂樂姐!”並配了一張汪涵與楊樂樂的素顏合影,合影中兩人很是甜蜜,汪涵手裡還拿著紙做的玫 |
![]() |
天氣反復無常謹防寶寶秋季腹瀉
隨著秋意越來越濃,天氣的變化也越來越大,各種疾病的發生也越來越頻繁。其中,秋季腹瀉便是秋天最最危害寶寶健康的頭號勁敵! 秋瀉的發病季節一般是10月中旬到11月是高峰,用疫苗之後一到兩周產生抗體,現在到九月中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