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一向認為,小孩子白白胖胖最好,大胖小子惹得很多家庭的憐愛。如若小兒肥胖超過一定的限度,家長就應該提高警惕了,過度肥胖極有可能是患上小兒肥胖症。家長應對小兒肥胖的方法卻比較粗放,第一反應就是實施節食減肥。
專家強調,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之際,如果小兒肥胖進行不正確的節食減肥,可能會影響孩子發育,甚至出現小兒厭食的情況。
小兒緣何出現肥胖症?
小兒肥胖原因眾多,遺傳因素的影響是比較明顯的。當然後天原因也不可小觑,主要有:運動過少,食量過多等。
遺傳因素
父母有一方肥胖的,子女肥胖的可能性有32~34%;父母雙方均為肥胖的,子女肥胖的發生率上升為50~60%。另一方面,72%的胖孩子,父母中有至少一人也有肥胖。而且目前已經找到了多種與肥胖有關的遺傳基因。
後天因素
一、飲食過多:肥胖的孩子往往進食大量的高脂肪飲食、甜食,尤其是無限制地吃零食、喝甜飲料,這些都會引起肥胖。
二、運動過少:孩子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加上父母望子成龍心切,給孩子增加許多課外學習,比如音樂、美術、外語等等,擠掉了孩子大量的活動時間。另外,即使是課外活動,也是體力活動越來越少,靜止活動越來越多,如看電視、玩游戲機等,這些都會讓孩子減少活動、增長脂肪。胖孩子就不愛運動,不愛運動的孩子就變得更胖,結果造成惡性循環。
應對小兒肥胖不能一味靠節食
其實,小兒肥胖並非只能從節食入手,家長不能讓孩子能不吃就不吃,而是應該調節孩子的飲食,讓孩子吃的健康營養而又不會增加負擔。總的原則應限制能量攝入,同時要保證生長發育需要為主。家長應該如何應對小兒肥胖?
1、溝通:
對小兒進行治療,讓孩子做到不吃零食,這是一種較難的事情。因此在進行飲食控制之前,務必將肥胖的危害,零食的危害和治療方案,耐心而詳細地告訴給孩子,以求得他們的配合,這一點對於治療的順利進行與否,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2、飲食:
對小兒進行飲食治療,先要掌握病兒的食物營養特點,以便於對各個年齡階段和各個病程階段的患兒制定節食食譜。要注意使他們食物多樣化,維生素充足,不給刺激性調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涼拌的方式烹調,應減少容易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蔗糖)的攝入。吃糖果、甜糕點、餅干等甜食,盡量少食面包和土豆,少吃脂肪性食品,特別是肥肉,可適量增加蛋白質飲食,如豆制品、瘦肉等。
3、熱量:
並不是一提減肥就一點糖及含糖食品都不能吃,重要的是小兒肥胖是處於發育期的肥胖,要避免極端地限制熱量,學齡兒童每年能增高5~6cm,只要體重維持在現狀的情況下,一年後其肥胖程度將得到改善。
專家提醒家長,極端的飲食限制會給兒童造成心理上的壓抑,有時也會引起對治療的抵觸。因此,只要合理調整肥胖兒童的飲食,就能取得又減肥又不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良好效果。
![]() |
今天 你的小孩補鐵了嗎?
今天 |
![]() |
夏季也別忘了做個水寶寶 5大原則須牢記
一、夏季給寶寶補水,家長謹記5大原則 1、每天多給寶貝喝湯、喝粥 天氣炎熱時身體新陳代謝旺盛,會使寶貝出很多汗,因此,寶貝的身體比大人需要補充更多的水。 媽咪應該頓頓為寶貝安排一些湯或粥類的食物,防止寶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