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孩子穿鞋不當小心變成扁平足

孩子穿鞋不當小心變成扁平足

  孩子得了近視,家長多數都會高度重視,但孩子的腳出了問題呢?恐怕很多家長都未必會留意。記者日前在一個關於兒童足部健康的采訪中了解到,原來4~14歲是兒童足部健康最容易出問題的階段,“鴨屎蹄”、後足外翻、X形腳……這些足以對孩子一生造成影響的足部健康問題其實多數都是在這時形成的,而且多數與孩子走路姿勢、坐姿和穿錯鞋有關。為此,專家提醒家長應多觀察孩子的鞋底磨損狀況和走路姿勢,及時發現孩子成長期的足部問題。

  穿鞋不當可致扁平足

  “走路啪嗒啪嗒的像只鴨子。”這是很多人對扁平足人士的形容。而在廣東,扁平足更被老百姓形象地稱為“鴨屎蹄”。數字表明,我國約有1/3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香港的一項調查發現:4~12歲兒童中,三成患有扁平足或其他足部問題,影響走路姿態,其中4~8歲的小朋友超過六成患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

  專家指出,扁平足與足底筋膜、韌帶過度松弛,肌肉發育較差等因素有關,其中先天及家族遺傳會讓小孩子較易患上扁平足。例如:父母有扁平足,小孩子患扁平足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同時,穿著不合適鞋及不良姿勢等後天因素也會讓足患情況加劇惡化。例如,現在很多學生穿著布鞋做劇烈運動,就會因為布鞋缺乏良好的吸震和穩定性,容易引起足痛及增加受傷的機會。此外,如果孩子經常喜歡跪坐,也會增加入字腳機會,容易跌倒。

  4~14歲孩子最易得足患

  來自香港的執業矯形復健師吳昆英認為,後天形成的足患與孩子在1~4歲的時候穿鞋不當很有關系。

  “舉例說,如果讓孩子穿一雙欠缺足弓承托的鞋,就會增加患扁平足的機會。不僅如此,如果鞋後跟杯太軟,也容易失去足踝保健,使足部更容易受傷。”吳昆英介紹,由於腳有肥有瘦,鞋子的腳掌部位需要不同的圍度,以不擠壓腳趾為宜。更重要的是鞋底應該用一個定形中底來穩定鞋形,穿著時才能達到固定形態效果。

  吳昆英告訴記者,4~14歲是兒童成長期間出現各類足部問題的高峰。因為4歲後,孩子的足弓慢慢成形,但足部發展尚未成熟,所以孩子很容易出現扁平足、後跟外翻及X形腿等階段性現象。

  專家指出,孩子出現足患的初期,影響的可能僅限於外觀,或者較易疲勞及跌倒,還不算太嚴重。但孩子的骨骼是不斷生長的,有些足部現象出現了較難復原,例如拇指外翻。如足患較深時,會有發炎,骨刺及關節耗損等症狀,痛症可延伸至膝部或腰部等位置。而嚴重拇指外翻,除了影響外觀,更可能會壓迫第二腳趾,令其屈曲而引起雞眼。“這些後遺症一旦到了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就很難糾正了。”吳昆英說。

  孩子成長階段常見足部現象

  扁平足:當步行或站立時,足弓下陷,腿部容易疲倦及疼痛,長遠會導致其他後遺症。

  後足外翻:後足外翻會影響腳部形態,重心偏向內側,影響步行姿態。

  入字腳:步行時,雙腳呈入字形狀,這也是孩童絆倒的主要原因。

  X形腳:雙腳合攏時,膝部出現重疊和互相碰撞情況,容易使孩子絆倒,成長後易有膝痛。

  買鞋小貼士

  1~4歲的幼兒,足部非常細嫩,而且足底有厚厚的脂肪遮蓋足弓,建議穿後跟杯加硬及有溫和足弓墊的鞋子。

  到了4~14歲,孩子的足弓慢慢成形,但足部發展尚未成熟,孩子的足部會出現扁平、後跟外翻及X形腿等階段性現象。這時,就要按照孩子足部不同的扁平程度,透過專業的足部檢查,選擇合適的鞋墊或者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秋冬交替奶癬容易高發

  小男孩添添快三

感冒寶寶如何飲食調理?

1.“寒性感冒”寶寶食譜蔥白粳米粥  如果你的寶寶在感冒初期的症狀是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白白的、大便白而干、尿很多、不愛喝水,一般就是寒性感冒,多是因為寒性、著涼所致的感冒。這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