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中的鐵元素有60%~70%存在於血紅蛋白中,其余大部分貯存於肝、脾、骨髓等組織中,是人體許多正常生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其中兒童缺鐵症狀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缺鐵,但是其實兒童缺鐵的危害不僅僅是貧血,記憶力減退、精神不振都和鐵元素脫不了干系。
兒童缺鐵的危害
寶寶缺鐵往往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發病多在6個月~3歲,大多起病緩慢,不為媽媽所注意,到就診時多已為中度貧血。因此,掌握鐵缺乏的臨床表現有助於媽媽及早發現寶寶的缺鐵症狀。
1、一般表現:膚黏膜進行性蒼白,口唇、口腔黏膜、眼睑、甲床、手掌最為明顯,同時伴有精神不振,對周圍環境反應差,有時煩躁不安,會頭昏、耳鳴、記憶力減退等不適。
2、其他系統的表現
消化系統:有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瀉、腹脹或便秘等現象,嚴重者有異食癖(吃紙屑、煤渣等)。
呼吸循環系統:由於缺氧,可有代償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動或哭鬧後更明顯,嚴重者可出現心髒雜音、心髒擴大甚至心力衰竭。
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種感染。T淋巴細胞功能減弱及粒細胞殺菌能力降低。
肝、脾、淋巴結腫大
由於骨髓外造血反應,肝、脾、淋巴結可有輕度的腫大,年齡愈大,病程愈長,貧血愈重者,腫大愈明顯。
預防寶寶缺鐵四步走
第一步:在孕期和哺乳期,媽媽要攝取足量的鐵
媽媽在孕期、哺乳期多吃含鐵高的食物,如動物肝髒、瘦肉、綠葉蔬菜、菌藻類、魚類等。飯後吃一些新鮮水果,並要經常測查血色素,發現貧血時盡早治療。
第二步提倡母乳喂養
母乳中的鐵含量高於牛奶,且鐵的吸收率明顯大於牛奶,母乳為50%,牛奶僅為10%。寶寶4個月後,都應按月齡逐步添加菜泥、肝泥、肉泥、魚泥及餅干、面包、米粉等強化鐵質的食品。
第三步:烹饪時使用鐵鍋鐵鏟
為寶寶做食物時,盡量使用鐵鍋鐵鏟。這種傳統的炊具在烹饪食物時,會產生一些小碎鐵屑溶於食物中,形成可溶性鐵,易於腸道吸收。
第四步:注意鐵的吸收率,提高有效攝取
存在於肉類、魚類、肝髒等動物性食物中的鐵大多數屬於血紅素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吸收率達到10%~25%;而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屬於非血紅素鐵,吸收率只有1%。
此外,攝入的食物中含有檸檬酸、維生素C、維生素A、動物蛋白、果糖、山梨醇能促進鐵的吸收。如果讓寶寶吃含鐵食物的同時,吃一些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會使鐵的吸收率提高4倍以上,櫻桃、橙子、草莓,香椿、蒜苗、菜花、苋菜等都是適合寶寶吃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和蔬菜。
含鐵食物排行榜:
第一名:動物肝髒
肝髒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含鐵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進食和消化,而且不容易引起過敏,特別適合給寶寶吃。豬肝鐵的含量為最高,每100毫克含29。1毫克,羊肝為17。9毫克,牛肝為8。8毫克,而雞肝含鐵量為最低,每百克雞肝只含8。5毫克鐵。
第二名:雞蛋黃
在過往的認知裡,雞蛋黃是最好的補鐵食物,不過經研究表明,雞蛋黃的含鐵量雖高,但吸收率較低(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是常見食物,食用保存方便,各種營養價值較高,從綜合角度來看,它排第二名還是實至名歸的。
第三名:血豆腐
煮過的動物血凝塊,俗稱血豆腐,動物血的營養豐富,含鐵量高,吸收率高如100克豬血含鐵260毫克,相當於豬肝中鐵含量的10倍,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是補血佳品。
TIPS:人體對鐵的需求有一定限制,血豆腐由於含鐵量太高,反而不適合大量食用。
第四名:黑木耳
每100克黑木耳裡含鐵98毫克,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約5倍,比菠菜高出30倍。但黑木耳的吸收率相比之下較低,而且黑木耳有潤腸作用,對腸胃虛弱的寶寶不太合適。特別提示
動物肝髒、動物血都容易積攢動物本身的毒素,在購買時一定要選擇放心的賣家。
相關閱讀: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食療方法
小兒缺鐵性貧血可預防
孩子貧血補鐵為何效果不大?
今天你的小孩補鐵了嗎?
“補鐵”老觀念要刷新
發育停滯家長切勿給孩子長期過量補鈣
39健康網(www.39.net)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 |
節日綜合症 慎防孩子節日綜合症
每到節日期間這個時候,醫院裡就會迎來孩子就診的高峰。節日期間合家團聚,親戚朋友互相來往,孩子的生活節奏發生很大變化,暴飲暴食也會使孩子的胃受到一定的沖擊,積食、厭食、腹瀉、精神萎靡等節日綜合症狀層出不窮。為此, |
![]() |
四歲寶寶脾氣倔怎麼辦
“我做得比較好”、“一定是我對”、“我生氣了!”像這樣不肯聽勸、固執己見的行為實在讓人無奈。但事實上,幼兒的內心並沒有外表那麼憤怒。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