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捂秋凍”,不過對於還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秋凍”卻是有講究的。專家提醒,初秋尚有暑熱,兒童可以適當“秋凍”;但一旦氣溫下降,孩子秋凍一定要“悠著來”,家長要及時給孩子添衣了。
早起別急著開窗通風
北京中醫醫院兒科李建主任醫師指出,北京的秋天一向比較短,在初秋時候,雖然節氣上已經進入秋天,但白天尤其是中午的氣溫仍比較高,還處於暑末;但早晚涼意較盛。對於身體還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說,他們的體質較弱,因此早晚就要適當給孩子增加衣物;晚上睡覺時要給孩子蓋好薄被,尤其是腹部保暖防著涼。
另外,有些家長習慣早起就開窗通風,這種做法容易讓孩子著涼,因此有孩子的家庭,早晨要適當關窗,別急著給孩子的房間通風。
“秋凍”宜循序漸進
一場秋雨一場寒,北京的秋天往往在秋風秋雨後天氣變涼,這時更要視天氣變化給孩子增減衣物。而在晚秋階段,天氣較冷,更是不宜讓孩子秋凍。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呼吸科張永生也提醒,適當秋凍一下有利於提高身體的御寒能力,但家長對“秋凍”要有正確的理解,即使兒童適度秋凍,也應循序漸進地練習秋凍,加強御寒鍛煉,增強機體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能力。到了深秋,遇天氣驟變、氣溫明顯下降,要及時防寒保暖。
李建還指出,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兒童如果秋凍過度,容易著涼,進而引發感冒、咳嗽、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甚至導致發燒。此外,受涼還容易讓兒童患上消化道疾病,如腹瀉、腹痛等。因此李建提醒,中年人、青年人可以適當秋凍,但兒童秋季不宜著涼。而且,在飲食上兒童也要注意,不能吃寒涼的食物,也不能吃過於甜、鹹的食物。
相關閱讀:兒童適度“秋凍”益健康
夏秋交替兒童應警惕冷暖變化
秋冬季護理寶寶細節逐月講
兒童秋季防病4攻略
![]() |
小兒腹瀉的中醫診療方法
小兒腹瀉是一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比平時增多及大便性狀有改變(如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為特點的兒童常見病。6個月~2歲嬰幼兒的發病率較高,多發生在夏秋季節,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小兒腹 |
![]() |
小兒肺結核可防可治
當小兒咳嗽遷延不愈、長期低熱不退、全身乏力、盜汗不止、胃納不佳、體重減輕、夜眠不安時,有經驗的醫師就會想到結核病,於是給小兒做結核菌素試驗,如陽性者,則必須做肺部X線檢查。X線攝片是診斷肺結核重要的依據。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