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知識 >> 預防護理 >> 夜間盜汗莫亂進補

夜間盜汗莫亂進補

  常有人在動辄汗出或睡醒後發現衣衫汗濕就認為自己體虛盜汗,自行服補益藥物。其實,盜汗並非都由虛所致,也不能一概以補藥治療。

  盜汗是指入睡時汗出,醒後汗自止,除了氣陰兩虛,多見於陰虛內熱。治療以養陰清熱、使熱內消為主,可選用當歸六黃湯、麥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方藥。配伍多用生地、麥冬、地骨皮、桑葉等藥,如熱過重可加黃連,汗出量多加龍骨、牡蛎、生黃芪等。

  盜汗還可能與陰陽失調、表虛受風有關,症見汗出怕風,周身酸楚,時寒時熱,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苔白,脈緩,治療以調和營衛為法,方用桂枝湯等。也有因情志不舒、過食辛辣肥厚、素體濕熱偏盛等引起的肝火、濕熱郁蒸型盜汗,症見全身出熱汗、汗液易黏、面赤烘熱、煩燥口苦、小便色黃、舌苔薄黃、脈弦數;治療以清肝洩熱,化濕和營為法,方用龍膽瀉肝湯等加減。因此盜汗不可妄補,應辨證論治,當清則清。

  此外,兒童盜汗較為常見,也多由營衛不和、陰虛內熱所致。且兒童陽氣偏盛,體內代謝產生熱量也多,更不能妄用補藥。但也要注意,小兒多汗同時伴有吵鬧、夜啼、枕部頭發脫落等可能是缺鈣。

  因此,兒童盜汗最好及時就醫,排除疾病,對症用藥調理。如無疾病,不應自行亂服補品,可調整飲食結構,減少脂肪、甜食的攝入量,多食蔬菜水果,衣被適當,增加戶外運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怎樣治療寶寶便秘呢?

有原發病者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等)。治療單純性便秘的根本應放在改善飲食內容,多補充水分和含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同時養成排便習慣,藥物治療只在必要時臨時使用。  1.人乳喂養嬰兒的飲食矯

愛吃肉的孩子易積食、愛發熱

現在,很多孩子脾虛弱,究其原因,與吃肉過多有關。為什麼呢?因為肉是美味,人們都喜歡吃,而家長無法控制孩子對肉的喜愛,結果孩子越來越失控,最終只喜歡吃肉,少給他吃肉就不行,甚至有的孩子只吃肉,一口青菜都不吃。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