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早產兒?早產兒是指在未滿37周以前的胎兒由於某種意外的情況下而提前出生的嬰兒,體重往往大大低於正常的平均水平小於兩千五百克,而頭圍不超過33厘米。由於沒有足月就出生,也就意味著他們在身體的發育上還沒有健全,起碼比正常足月出生的嬰兒發育要不健全的多,這種早產兒的身體素質也就不會太好,因此在這些不利的條件之下對於早產兒的護理就要謹慎很多。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早產兒護理需要注意些什麼。
護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1.護理方法。在早產兒出生了之後要注意其安置的方式,應將嬰兒的頭側向一邊安靜四個小時,這樣的姿勢有助於寶寶的口內黏液向外流,此後要定時更換體位,2到3個小時一次為宜;嚴格監控嬰兒的體溫,四小時量體溫一次,一日溫差不過1攝氏度。
2.注意事項。對於早產兒來說體溫調節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因此在護理的時候對於溫度的濕度就要嚴格控制了;而早產兒在出生之後的生長發育是相較於普通嬰兒的生長速度要快的,所以正確喂養比普通嬰兒的喂養更為重要。
3.防止感染。由於身體發育未完全,免疫系統沒有完備,對於外界的侵擾並沒有很強的抵抗力,因此在避免感染的方面就要從外部入手進行干擾。從空氣的調節、溫度的保持、濕度的控制入手,為寶寶營造一個安靜適宜的生長環境。其次,向右邊側著睡的姿勢有利於防治嘔吐物的吸入。而為了幫助肺部循環,並且有效防治肺炎,應該經常給嬰兒更換躺臥的姿勢。
早產兒的護理一般注意以上幾點:初生時的安置、生命體征的監控以及喂養、防護措施的落實等等。
![]() |
秋季兒童腹瀉三“標准”:發燒、嘔吐、腹瀉
嬰幼兒腹瀉是臨床中的常見疾病。入秋後,“秋季腹瀉”進入高發期,由此成為不少父母擔驚受怕的重要疾病。 發燒、嘔吐、腹瀉是秋季腹瀉三“標准” 兒科研究所消化內科鐘 |
![]() |
謹防小物件成為孩子殺手
讓孩子健康成長,是天下所有家長的心願。曾有過一則這樣的報道:一對40多歲的夫婦,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女兒因果凍吸入氣管而窒息死亡。生活中,有很多諸如:魚刺、果核、花生仁、葡萄粒、紐扣、硬幣、玻璃球等這些體積較小的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