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被毒蟲咬蜇後怎麼辦?
常見毒蟲有蜈蚣、蠍子、毒蜘蛛和蜂類。被毒蟲咬蜇傷後,可出現局部腫脹、疼痛和頭暈、惡心、嘔吐、出血、發熱、昏迷和過敏等全身表現。另外可根據下述兩點來判斷蟲咬傷:一是可發現微小刺眼或腫塊,二是傷口多位於皮膚袒露部位。發現傷口外有蟲刺或毒針時,應立即撥除。局部可用清水、肥皂水或5%碳酸氫鈉溶液洗敷。必要時在傷口上方扎止血帶,避免毒液吸收入血,每15~30分鐘松開止血帶1~2分鐘,防止肢體缺血壞死,同時立即送醫院搶救。一般毒蟲如蚊叮咬,局部癢痛時,可塗一點風油精。被蜜蜂蜇傷,拔出毒刺後,局部應塗些鹼液如蘇打水;被馬蜂或大黃蜂蜇傷,塗些淡醋液效果較好。
小兒被刺毛蟲(洋辣子)螫傷有什麼表現?
夏天,孩子多喜歡在樹下乘涼,玩耍,這時正值刺毛蟲繁殖之際,刺毛蟲的幼蟲從樹上掉下來,如果接觸了小兒皮膚就可引起皮膚炎症。
發生的原因主要為蟲毛刺入皮膚所致,可因皮膚直接接觸刺毛蟲,亦可接觸毒毛污染的衣服、被褥、尿布等引起。毒毛猶如細針,中間有細微導管,內含鹼性毒汁,毒汁隨毒毛刺傷皮膚而引起皮炎。
刺毛蟲螫傷後,局部皮膚初感瘙癢,刺痛火灼感,過一會則內疼外癢,當搔抓患處可激起陣發性刺痛持續半分鐘之久。其刺入處出現米粒至豆大的丘疹,周圍發紅、水腫,有的還可發生水疱和壞死。多見於暴露部位,如面、頸、前臂。若一區內有多數毒毛刺入,可引起大片水腫性紅斑。症狀一般於2~3天後減輕,1~2周後消退。
小兒被刺毛蟲(洋辣子)螫傷怎麼辦?
治療可選用以下方法:
(1)剛剛入時可用橡皮膠布粘貼患處,貼後馬上撕下,如此反復多次可將刺入的毛帶出,或用於疾寧貼膏敷於患處,持續數日後除下,皮疹可外搽復方氧化鋅洗劑或用生面粉適量加水和成面筋,用面筋在螫傷處來回揉滾,上下按提,反復多次也可將毒毛粘去。
(2)點燃酒精燈(用蠟燭或火柴亦可),用火焰烤螫傷處,可連烤二、三次,燒去毒毛刺,即可止痛。
(3)可用5%氨水塗搽患處,但不可搽得過勤、過多,每日塗搽二、三次,連搽幾日即可痊愈。
(4)用生大蒜頭搗爛後,取汁外敷患處。
(5)生甘草適量,嚼爛後敷於患處。
![]() |
兒童也應該重視護腎
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五髒六腑之根,主骨生髓通腦,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的重要器官,同時也是髒腑發揮各種功能及使命活動之根本。因此從兒童期開始護腎對人的一生都至關重要。 (1)初生兒期(生後一個月內) 此 |
![]() |
寶寶發燒的十個認識誤區
誤區1:孩子感覺發熱就是發燒了 寶寶喊熱,媽媽一摸確實體溫很高。但這就是發燒了嗎?其實孩子感覺身體發熱的原因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剛從溫暖的被窩中出來,或在熱天處於戶外等,但在這些情況下,孩子的皮膚溫度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