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是指人的血液中單位細胞容積內血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或其中一項明顯低於正常。人體中的血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量隨年齡的增長而有差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6個月至6歲小兒血液中血紅蛋白低於110克/升,6~14歲小兒血液中血紅蛋白低於120克/升,則判定為貧血。
嬰兒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長期貧血可影響心髒功能及智力發育。嬰幼兒貧血多數是因為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患兒可出現面色蒼白或萎黃,容易疲勞,抵抗力低等症狀。
營養性貧血可分為營養性小紅血球性(缺鐵性)貧血和營養性巨幼紅血球性(維生素B12、葉酸缺乏)貧血。
一、缺鐵性貧血
由體內缺鐵影響血紅素的合成所引起,是目前世界上比較普遍的問題,尤見於嬰幼兒及生育年齡婦女。據統計,我國近40%的學齡兒童和托幼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貧血。
缺鐵的主要原因有:
1、人體內鐵的需求量增加而攝入量相對不足
嬰幼兒生長速度很快,正常嬰幼兒出生後5個月體重增加1倍,1歲時增加2倍。嬰幼兒在4~6個月後,體內儲存的鐵已經消耗漸盡,如僅以含鐵量少的母乳喂養,可導致缺鐵性貧血。育齡婦女由於妊娠、哺乳,需鐵量增加,加之妊娠期消化功能紊亂,鐵的攝入和吸收不佳,也極易導致貧血。
2、鐵吸收性障礙慢性貧血
![]() |
體弱的小兒如何過冬防肺炎?
肺炎是一種多發常見的感染性疾病,患病時主要表現為發燒、咳嗽、有痰、胸痛、重症者喘氣急促、呼吸困難,可危及生命。肺炎常常侵害體質較弱的人,肺炎又在冬春季發病較多,因此體弱者過冬要防肺炎。 體質較弱者,主要是指營 |
![]() |
小兒麻痺症的日常護理
1.維持正常生命體征檢測體溫,觀察熱型。 絕對臥床休息直至熱退、癱瘓停止進展止。妥善安排好治療護理,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如注射、反復查體等,防止促發或加重癱瘓的發生。病情嚴重者可給予地塞米松和維生素C,以減輕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