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補充鐵劑和去除病因為原則。
1、鐵劑治療 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特效藥,其種類很多,一般以口服無機鹽是最經濟、方便和有效的方法。二價鐵比三價鐵容易吸收,故多采用,常用的有硫酸亞鐵,含鐵量為20%;富馬酸鐵,含鐵30%。對嬰兒為服用方便,多配成2.5%硫酸亞鐵合劑溶液(硫酸亞鐵2.5g,稀鹽酸2.9ml,葡萄糖12.5g,氯仿水100ml)。劑量應按所含鐵元素計算,根據實驗,以4.5~6mg/kg×d,分3次服用為宜,(折後硫酸亞鐵0.03g/kg/日;富馬酸鐵0.02g/kg/日;2.5%硫酸亞鐵合劑1.2ml/kg×d),此量可達到吸收的最高限度,超過此量吸收下降,反而增加對胃粘膜的刺激,劑量過大可產生中毒現象。服藥最好在兩餐之間,既減少對胃粘膜的刺激,又利於吸收。應避免與大量牛奶同時服用,因牛奶含磷較高,可影響鐵的吸收。
維生素C可使三價鐵還原成二價鐵,使其易於溶解,好使小腸中pH增高,仍可保持鐵於溶解狀態。例如,將維生素C60mg加入米飯中,可使鐵的吸收增加3倍。故於服用鐵劑的同時,最好服用維生素C。若於服鐵劑前4小時服用維生素C,則無此種作用。
對於極少數反應強烈的小兒,可改用刺激性小的葡萄糖亞鐵(ferrous gluconate),或將上述鐵劑減至半量,待惡心、哎呀、腹瀉或胃部不適等症狀消失後,再加至常用量。對於不能耐受口服鐵劑、腹瀉嚴重而貧血又較重的病兒,方考慮用鐵劑注射。常用的鐵注射劑有:右旋糖酐鐵,每ml含鐵50mg,肌注;含糖氧化鐵,每ml含鐵20mg,靜脈注射。肌肉注射鐵劑局部可產生疼痛及荨麻疹,還可見發熱、關節痛、頭痛或局部淋巴結腫大等。靜脈注射鐵劑還可發生栓塞性靜脈炎。注射鐵劑的治療效應並不比口服快,故須慎用。
鐵劑治療一般須繼續應用至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達到正常水平後至少6~8周。因缺鐵性貧血,不只血紅蛋白減少,儲存鐵也全部用完。由於小兒不斷生長發育,血容量不斷擴充,而飲食中不能滿足鐵的需要,治療目的不應只糾正缺鐵性貧血,並應儲藏足夠的鐵,以備後用。維生素B12、葉酸或肝精對於治療缺鐵性貧血無效,不可濫用。
![]() |
通過糞便可找出孩子腹瀉的原因
看糞便了解寶寶什麼吃多了 腹瀉是新生兒和嬰兒的常見病,發病的原因較多,除腸道病毒和細菌、非腸胃系統的傳染病灶等引起之外,因飲食過度引小兒腹瀉的情況相當普遍,父母可以從寶寶的糞便了解寶寶是什麼吃多了。 如果寶 |
![]() |
培養好性格寶寶的八大策略
有些寶寶從小就表現出有主意,比較任性,令父母“頭疼”,其實對待寶寶是要有策略的,父母的很多行為都會影響寶寶的性格發展。 策略1:對待寶寶要有耐心 以盡可能的耐心最大限度地滿足寶寶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