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心血管科 >> 新生兒出血症 >> 新生兒出血症基本常識 >> 早期新生兒注意新生兒出血症

早期新生兒注意新生兒出血症

  新生兒出血症又名新生兒自然出血、新生兒黑便、新生兒低凝血酶原血症、維生素K缺乏症等。

  本病病因是維生素K缺乏。由於維生素K經過胎盤的通透性差,孕婦維生素K很少進入胎兒體內,故嬰兒出生時血中維生素K水平普遍較低,肝內維生素K儲存量亦低。早產兒、小於胎齡兒等低出生體重兒血中維生素K水平更低。因此,新生兒(特別是早產兒和小於胎齡兒)在出生後都有發生出血的傾向。母乳喂養兒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的機會是牛奶喂養者的15~20倍,原因是人奶中含維生素K很少(15μg/L),遠低於牛奶中含量(60μg/L),與母乳喂養兒腸道菌叢產生維生素K較少也有關。肝膽疾患,先天性膽道閉鎖等,因膽汁分泌減少,可影響維生素K的吸收,腸道炎症或口服抗生素等可抑制腸道正常菌群,致使維生素K合成不足,都可加重維生素K缺乏。

  本病多數於第2或第3天發病,最遲可於生後第6天發病(早產兒可遲至兩周)。多為人乳喂養。常見出血是臍殘端出血、胃腸道出血(嘔血或便血)、皮膚出血(以受壓處最多見,如足跟、枕、骶、骨部受壓處呈大片淤斑,甚至發展成血腫),其它如鼻衄、穿刺部位長時間滲血、肺出血、尿血、陰道出血等偶可見到,一般為少量或中量血,個別發生消化道或臍殘端大量出血甚至導致休克。顱內出血多見於早產兒,可致命或後遺腦積水。

  為了預防新生兒出血症的發生,應建立制度,全部活產嬰兒出生後立即肌注維生素K1,早產兒0.5mg,足月兒1mg。對已發生出血者,立即靜脈注射(如制劑可作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維生素K11mg。出血較重的,可輸新鮮血漿或全血10~20ml/kg,以提高血中有活性的凝血因子的水平,輸新鮮全血可同時糾正貧血。如有消化道出血,要暫時禁食,從胃腸道外補充營養。臍部滲血可局部應用止血消炎藥粉。穿刺部位滲血可壓迫止血。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溺愛=斷送孩子的前程,你造嗎?

溺愛,是一種失去理智、直接摧殘兒童身心健康的愛。如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以下10種溺愛的形式是比較典型的實例,不是每個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或多或少都會有

治療小兒扁桃體炎的指導方案

只吃藥能根治扁桃體炎嗎?  大部分的孩子對打針、輸液都有恐懼感,不要說手術了,因此在患病之初,總是想吃點藥算了,可是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吃藥的。對於很多人來說,治療扁桃體炎藥物是首選。然而藥物是否真的能徹底根除扁桃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