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脂
新生兒初生時皮膚上覆蓋一層白色的胎脂,具有保護作用,於生後數小時逐漸吸收,不必洗去。但如果耳後、頭皮、腋下及其他皺褶處遺留的胎脂過厚或粘有血跡時,應用濕毛巾輕輕除去,然後塗以少許消過毒的植物油。
胎糞
是由胎兒期的腸黏膜分泌物、膽汁及咽下的羊水組成,呈墨綠色。一般於出生後2~3天開始排洩,約2~3天內排完,糞便轉為正常的淡黃色。由於胎糞對新生兒肛周皮膚有刺激性,故在每次排便後應用溫水清洗臀部,擦干後敷以薄層植物油,以預防紅臀(尿布皮炎)發生。
馬牙
新生兒的上腭中線和齒龈切緣上常有黃色小斑點,稱為上皮珠,俗稱“馬牙”或“板牙”,系上皮細胞堆積或粘液腺分泌物堆積所致,於生後數周至數月自行消失。不可胡亂用針去挑或毛巾去擦,以防引起感染。
生理性體重下降
由於出生後最初幾天進食較少,但同時有不顯性失水和大小便排出,故在生後的2~4天內體重有所下降,較剛出生時減低約6%~9%。隨著奶量的增大,進食增加,約在10天左右恢復正常。無需特殊處理,加強觀察即可。
脫水熱
新生兒皮下脂肪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容易散熱。如果此時體內水分不足,血液濃縮,易發生脫水熱。熱度一般不超過38℃,及時補液後可很快降至正常。預防脫水熱:一是新生兒衣著松軟,不可緊包;二是夏季天熱要保持室內通風,同時需供給充足的水分。
生理性黃疸
胎兒在宮內所處的低氧環境刺激紅細胞生成過多,加之新生兒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及排洩功能差,故可引起生理性黃疸現象。一般於生後2~3天出現,4~5天最明顯,7~14天消退。具有自限性,不需治療,預後良好。
生理性乳腺腫大
男女新生兒均可發生,在生後3~5天出現,乳房腫大如蠶豆鴿蛋大小,甚至可擠出少量乳汁。不可強力進行擠壓以防繼發感染,約在生後2~3周消退。
假月經
少數女嬰生後5~7天可從陰道流出少量血液,似月經,持續1~3天自止。一般不需處理。如果出血增多或時間延長,則應按新生兒出血症處理,給予維生素K、C和安絡血、止血敏等治療。
![]() |
警惕不良飲食影響兒童智力
市兒童醫院營養科主任魏菊榮告訴記者,從門診情況來看,由於氣溫高等原因,夏季一般是深圳兒童消化類疾病的高發季節。而家長喂養方式不當,常常是0~6歲兒童胃口不好的主要原因。 市兒童醫院營養科主任魏菊榮介紹,從自己 |
![]() |
奶粉沖調有方法 太濃太淡都不好
對於吃配方奶粉的寶寶來說,家長們總是會擔心孩子的營養補充不夠。所以,家長們往往會把寶寶的奶粉沖的很濃。其實,這樣不僅不會讓孩子更健康,反而會傷害孩子。配方奶粉沖調過濃都會對寶寶產生什麼影響呢?麻麻們一起來學習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