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心血管科 >> 新生兒顱內出血 >> 新生兒顱內出血臨床症狀 >> 早產兒顱內出血的觀察及護理

早產兒顱內出血的觀察及護理

  【摘要】目的提高顱內出血早產兒存活率及生存質量。方法對19例顱內出血早產兒神經、呼吸、循環系統進行詳細觀察和護理。結果全組病例除1例死亡,1例放棄治療,其余17例治愈出院。結論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早期觀察和護理非常重要,可降低病死率,減少後遺症。

  早產兒顱內出血發病率較高,主要由缺氧引起,是直接影響早產兒存活率與後遺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早產兒的生理特點,顱內出血時其神經系統症狀不明顯,臨床表現往往不典型[1],容易被忽視。我科對從2000~2003年收治的19例顱內出血早產兒通過細心的臨床觀察,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盡量減少對患兒的干擾因素,及早診斷,及時治療和護理,取得滿意療效,減少了並發症和後遺症,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與生存質量。現將觀察要點和護理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胎齡28~35周,出生體重>1 500 g 6例,1 000~1 500 g 11例,<1 000 g 2例。1例放棄治療,1例死亡,余17例治愈出院, 所有出院病例均隨診至少10個月, 其中1例有後遺症,其余16例神經系統發育正常。

  1.2臨床表現顱內出血可分為急劇惡化型、繼續進展型、無症狀型,其中無症狀型最常見,在極低出生體重患兒中占50%~68%[2]。本組病例通過顱腦影像學檢查確診,多數病例神經系統症狀並不明顯,沒有出現典型的大腦皮層興奮增高後逐漸轉向抑制的臨床經過,其中尤以極低出生體重兒表現突出。所有病例,7例表現為反應低下,肌張力減低, 伴雙眼凝視、眼球震顫或咂嘴, 4例出現易激惹、煩躁,肌張力增高, 6例表現過於安靜,精神差,9例出現呼吸不規則或暫停,體溫不穩,2例前囟飽滿,雙下肢強直伴嘔吐。

  13臨床觀察

  131神經系統觀察神志、反應、肌張力。由於早產兒的生理狀態特點,各器官發育成熟度低,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顱內高壓時症狀不明顯,故顱內出血時神經系統症狀不典型,易被忽視。 因此對於精神反應差,肌張力增高或降低的患兒,密切觀察病情發展,注意面部表情以及每個細小的動作,發現不自主的面肌震顫,咂嘴,雙眼凝視、斜視、眼球震顫,尤其頻繁發作時,提示有顱內出血可能,應及早行進一步檢查明確診斷。本組病例有4例出現易激惹、煩躁,肌張力增高,7例出現反應及肌張力低下,伴雙眼凝視、咂嘴等。對於表現過於安靜,精神差的極低出生體重兒,應予高度重視,本組6例經我科醫護人員細心觀察,發現患兒窩角變小和視覺跟蹤異常,頸肌張力降低,下肢腱反射增強,可有持續踝痙攣,與無症狀型的顱內出血體征相符[3],予顱腦影像學檢查後確診。

  132呼吸系統呼吸不規則或暫停是早產兒顱內出血的常見症狀。密切觀察呼吸頻率、節律變化,是否出現呼吸不規則或暫停,注意血氧飽和度的變化,還應根據其他症狀體征,與因早產兒胃食道反流引起的呼吸不規則或暫停做鑒別診斷。本組9例出現呼吸不規則或暫停,經鑒別診斷後確診。

  133循環系統觀察血壓、脈搏、皮膚顏色的改變,嚴重顱內出血患兒可表現為面色青灰或青紫蒼白,隨著缺氧的加重而加重,發生腦疝時脈搏減慢。

  134其他囟門觀察: 顱內出血患兒顱內壓力增高,可出現前囪飽滿, 嘔吐,摸之囟門緊張,病情好轉,顱內高壓減輕或消失時,這種感覺消失[4]。

  2護理

  2.1一般護理置患兒於輻射式保暖台,予心電監護及血氧飽和度儀監測生命體征,維持體溫在36.2~368*!℃,減少耗氧。抬高頭肩部15~30°[HT10.〗,減少腦部血液回流,保持患兒安靜,避免搬動,各項治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減少對患兒的干擾,減少患兒血糖及血壓的波動。做到最少干擾的原則,以免加重出血。

  22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側臥位,口鼻腔有分泌物或嘔吐物應用負壓吸引器吸干淨,以防影響通氣或引起窒息,吸引時動作輕柔, 防止損傷黏膜。

  2.3給氧提高患兒血氧濃度對改善腦細胞缺氧十分重要, 給氧方式有呼吸機供氧、頭罩吸氧、鼻導管吸氧,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供氧方式, 病情好轉後予間斷吸氧。在供氧過程中注意呼吸道的濕化和控制氧濃度,因長時間高濃度供氧可能導致氧中毒並發其他疾病,如晶體後纖維化。

  2.4保持靜脈通暢靜脈通路是搶救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本組19例患兒均行臍靜脈插管術,既保證了靜脈通暢,又大大減少了每天因靜脈穿刺給患兒造成的刺激,降低了干擾因素。在輸液過程中嚴格控制速度,不宜過快或過於集中,防止發生繼發性腦水腫和加重心、肺負擔。

  2.5對症處理煩躁或驚厥時給予鎮靜;出血量較多時輸注血漿或全血,應用止血藥物;顱內高壓時用脫水劑,以減輕腦水腫,保護腦細胞。

  2.6喂養體重在1 500 g以上或≥34周的患兒, 吞咽功能協調可予自吮奶, 奶孔大小, 奶嘴軟硬適宜, 選擇早產兒配方奶。體重在1 500 g以下或<34周的患兒, 吞咽功能不協調,應采用胃管或腸管喂養。對於嘔吐患兒,應詳細記錄嘔吐物的顏色、重量。准確計算患兒所需的熱量及液量,不足部分經靜脈補充,禁食的患兒需全靜脈營養,同時監測血糖變化,防止血糖過高或過低。

  2.7防止感染早產兒抵抗能力低下,又長期臥床,易發生感染。醫護人員在檢查患兒前後應洗手,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保持口腔、臍部、臀部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加重病情。

  3護理體會

  目前,提高早產兒存活率及生存質量己成為新生兒領域的主要目標之一。顱內出血在早產兒中發病率較高,易危及生命並留下神經系統後遺症狀[5],而且因早產兒各器官發育成熟度低,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臨床症狀和體征往往不典型, 容易被忽視, 延誤治療機會,造成嚴重後果。因此護理人員不但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還應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細心觀察患兒的神志、反應、肌張力、注意每個細小的動作、面部表情變化,從中發現問題,做到早診斷,使患兒得到及時的治療和護理,才能減少並發症和後遺症,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及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朱小明. 早產兒顱內出血27例臨床分析. 實用臨床醫學,2001,4(2):80

  2金漢珍,主編. 實用新生兒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632~639

  3李文益,主編. 兒科學新理論和新技術.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37~148

  4牛芬,王珂. 新生兒顱內出血的觀察和護理. 實用醫學雜志, 2002,18(8):875

  5馮澤康,主編. 中華新生兒學. 南昌:江西科學出版社,1998.623~632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警惕帶寶寶出游 乘車意外處理

現在很多人都以為寶寶出行汽車代步最安全。其實,對於生理機能和反射神經尚未完善的寶寶,一旦乘車途中發生意外,幾乎不具備應變能力,很容易受到意外傷害。面對這些,爸媽到底又該做些什麼呢?  意外:緊急剎車慣性磕傷  

4招幫助孩子治療慢性便秘

"兒童慢性功能性便秘"是指學齡前兒童中表現為每3-10天排便一次,大便便結而量多,排便非常困難。這種表現如出現在生後6個月內,則要注意與Hirschsprung氏病區別。約25%患兒發生慢性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