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顱內出血兒幾乎全都存活,後遺症較少,發生率0~10%;中型死亡率5~15%,後遺症發生率15~25%;重型則死亡率高達50~65%,幾乎都有後遺症。顱內出血的常見後遺症有腦積水、腦穿通性囊變、留有智力落後、運動障礙、癫痫等,多為重殘兒。故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應是防殘工作的重點之一。
新生兒顱內出血是新生兒圍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個重要的致殘因素。缺氧型出血是因缺氧造成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使血液滲出,此型可發生在出生前、出生時和出生後。而損傷型則都發生在出生時,當然在缺氧的基礎上更易出現損傷。不可忽視的是剖宮產兒亦可發生顱內出血,且多為缺氧型。
新生兒顱內出血會影響智力
損傷型顱內出血見於臀位牽引,臀位助產和產鉗,胎頭負壓吸引的顱內出血略少於產鉗分娩。損傷型顱內出血都是體重偏大兒,且隨體重的增加發生率增高,難產者發生損傷的機率明顯大於自然分娩者。而體重越小發生缺氧型機率越多,而體重越大則損傷型越多。故防宮內生長遲緩及早產,防出生巨大兒,以及防胎位不正,頭盆不稱等,均是防新生兒顱內出血的關鍵,這就要求做好圍生期保健。
輕型顱內出血兒幾乎全都存活,後遺症較少,發生率0~10%;中型死亡率5~15%,後遺症發生率15~25%;重型則死亡率高達50~65%,幾乎都有後遺症。顱內出血的常見後遺症有腦積水、腦穿通性囊變、留有智力落後、運動障礙、癫痫等,多為重殘兒。故預防新生兒顱內出血應是防殘工作的重點之一。
對胎兒宮內窒息,新生兒窒息及顱內出血等腦部損害性疾病,目前國內外除遵循既往的積極治療外,還可采用高壓氧艙治療。我國已有優質嬰兒艙投產和臨床應用,療效較為可靠,且越早得到進艙治療,對腦缺氧缺血改善越早,療效越好,後遺症越少,為防殘提供了一個新的途徑,應推廣應用。
![]() |
意外骨折的急救措施
放性骨折;便於搬動患者。 固定要點和注意事項:固定材料多用夾板,也可就便采用小木板、樹枝、書籍雜志、硬紙板等。置受傷者於適當位置就地施救。如現場對生命安全有威脅,則移至安全區再固定。固定時,要用牽引法將畸形肢 |
![]() |
適合小寶寶喝的果蔬汁推薦
番茄汁 做法:取番茄數個,洗淨後過沸水,剝皮、去子,用干淨紗布絞汁。 用法:將汁含口內並接觸創面,每次含數分鐘,每天數次。有清熱生津的作用。 紅果茶 做法:將30~60克山楂肉放入鍋內,加400毫升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