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小兒便秘 >> 關於便秘 >> 按摩治療寶寶便秘全攻略

按摩治療寶寶便秘全攻略

  方法一:

  首先,把寶寶的四個小手指合並,用尺子測量出食指到小指的寬度,把這個數字記下來,作為一個測量單位。然後測定按摩點:

按摩治療寶寶便秘全攻略

  第一對:以肚臍為基點,向左右在一個測量單位之上增加0.5厘米。

  第二對:左右手外側從腕關節彎曲處中部順著朝胳膊肘的方向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第三對:左右腳內側尋找突出的踝骨,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每天一次,在飯前30分鐘或飯後1小時,用食指或中指順時針按摩每對按摩點20秒鐘,過2至3周就會見效。

  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用大拇指點揉中脘、天樞、足三裡穴,每穴1分鐘。

  (2)患兒仰臥,家長用兩手掌根著力,自膻中穴開始,往下按撫至臍下關元穴,反復操作10次。然後兩手全掌著力交替進行,沿升、橫、降結腸途徑反復運摩5分鐘。手法要輕快、柔和、深淺適度,橫結腸壓力宜重,降結腸壓力宜輕。

  (3)患兒俯臥,家長用大拇指推下七節骨500次,揉龜尾1分鐘。

  2、常用手法

  (1)患兒仰臥,家長用掌根順時針摩中脘5分鐘,然後用拇指和中指點揉雙側天樞穴3分鐘;

  (2)患兒俯臥,家長用大拇指自上向下推七節骨400次,點揉脾俞、大腸俞各1分鐘。

  隨證加減

  (1)實秘:大便干結,腹滿痛,口干口臭,或嗳氣頻作,面紅身熱,小便黃少,舌紅,苔黃。常用手法加①清大腸、推六腑各300次。

  ②掐揉足三裡穴2分鐘。

  (2)虛秘:大便並不硬,但便秘不暢,伴有神疲乏力,面色瞅白,唇淡,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補腎經、推三關各300次。

  ②掐揉足三裡3分鐘。

  ③捏脊5~10遍。

  方法三:

  第一步:清大腸200次

  位置:食指桡側(近拇指一側),自指尖至虎口(食指與拇指在手掌部銜接處)成一直線。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為清,稱清大腸;反之為補,稱補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稱推大腸。推100~300次。

  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推動時要有節律,頻率大約每分鐘200~300次,此處一定要注意推的方向是從虎口直推向食指尖,這與補瀉有關,方向弄錯了治療效果可就不一樣了,因此一定要看仔細哦!

  第二步: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

  手法:捏法——常用於脊背部,又稱捏脊法。拇指在後,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時用力拿捏皮膚,雙手交替捻動,緩緩前移。

  方法四:

  膊陽池穴為治療便秘主穴,在腕背橫紋上約三指中間處,在此穴位用拇指旋轉按揉1~2分鐘,可雙側對稱同時進行,力度要稍大,進行強刺激,按摩此穴位可以止頭痛、通大便。

  後承山穴位於腿肚下凹陷中人字紋處,按摩此穴位需要自下而上直推約50~100次,可以起到止抽搐、通經絡的作用。

  推摩腹部時要用指腹在腹部順時針方向環轉快摩,直至感覺腹部發熱、變軟即可停下。一般一天按摩一次,5天為一療程,便秘急性期按摩1~2次即可見效。

按摩治療寶寶便秘全攻略

  方法五:

  取仰臥位,雙手掌重疊(一定要噢,很關鍵),以肚臍為圓心,在中腹、下腹部,沿順時針方向按摩,以腹內有熱感為宜,約2分鐘,或是按摩100次也可(我采取揉100次),此法為瀉法,即大便偏干者適用,持之以恆,效果頗佳。反之(逆時針按摩),為補法,即瀉肚、大便偏稀者適用;另:順時針、逆時針各按摩2分鐘或100次為保健方法,堅持按摩可以強身健體。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這個病竟能導致孩子嘔吐 孩子嘔吐怎麼辦

導致孩子嘔吐的疾病有哪些?   羊水吸入:由於羊水大量吸入,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新生兒常在生後不久即出現嘔吐,吐出清水、粘液或帶少量血性液體,但一般情況良好,對於羊水吸入導致的頻繁嘔吐可用1%的蘇打

為什麼孩子容易在夏季腹瀉

夏天是孩子容易發生腹瀉的季節,特別是5歲以下的孩子更容易腹瀉。全世界每天死於腹瀉的兒童高達500萬~1800萬。在我國,小兒腹瀉是僅次於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  生理特點容易腹瀉  孩子的胃腸道尚未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