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便秘一種常見病症,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屬功能性便秘,如食物中纖維素過少、喝水少、運動少導致腸道蠕動較弱和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等,這一類便秘經過調理可以痊愈;另一類為先天性腸道畸形導致的便秘,這種便秘通過一般的調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須經外科手術矯治。絕大多數的嬰兒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嬰幼兒一般每天1~2次大便,便質較軟,若兩到三天不解大便,而其他情況良好,有可能是一般的便秘。但如果出現腹脹、腹痛、嘔吐等情況,就不能認為是一般便秘,應及時送醫院檢查。幼兒一天一次大便屬於正常,但有的小兒兩到三天解一次大便,而且大便質軟量多,也屬正常。小兒發生便秘以後,解出的大便又干又硬,干硬的糞硬刺激肛門產生疼痛和不適感,天長日久使小兒懼怕解大便,而且不敢用力排便。這樣就使腸子裡的糞便更加干燥,便秘症狀更加嚴重。
如果嬰兒飲食太少,消化後的余渣就少,自然大便也少。奶中糖含量不足,會使大便干燥。如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缺乏力量,不能解出大便,可出現頑固性便秘。大便的性質與食物成分有關,如果食物含有多量的蛋白質而缺少碳水化合物(糖和澱粉),則大便干燥而且排便次數少;如果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則排便次數增加且大便稀軟;如果食物中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高,則大便潤滑。某些精細食物缺乏渣滓,進食後容易引起便秘。有些小兒生活沒有規律,沒有按時解大便的習慣,使排便的條件反射難以養成,導致腸管肌肉松弛無力而引起便秘。此外,患有某些疾病如營養不良、佝偻病等,可使腸管功能失調,腹肌軟弱或麻痺,也可出現便秘症狀。
預防措施:人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較人工喂養兒少。如果出現便秘,可在人乳喂養的同時加橘子汁、糖或蜂蜜。牛乳喂養的嬰兒發生便秘,可酌減牛奶總量,在牛奶內增加糖含量至8%~10%,還可以加橘子汁、菠蘿汁、棗汁或白菜水,以刺激腸蠕動。對嬰幼兒來說,合理的食物搭配不僅可以預防便秘的發生,而且對便秘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不要弄的過細,以促進大腸的蠕動,加速排便。其次,自幼培養定時正常排便的習慣,例如每日定時讓寶寶坐便盆,減少外來干擾,即使沒有大便也要讓他坐個十來分鐘。

通過了解以上的知識,相信媽媽們對於小兒便秘疾病的症狀表現特別的了解了,便秘的出現會給孩子帶來較多的痛苦,而且對於他們的健康帶來了危害,我們必須要關注的孩子的健康,將此病的症狀表現加以關注,如果出現了此病的症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