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便秘的問題一直是小寶寶爸爸媽媽們的心頭事,那麼如何解決寶寶便秘呢?寶寶便秘的同時家長應該要注意什麼?要如何做好護理?
嬰兒便秘
嬰兒便秘,一般是指嬰兒大便次數較平日減少,甚至2~3日或更多天不解大便的現象。但在判斷寶寶是否便秘時,糞便的性狀較次數顯得更為重要。有時大便次數正常,但糞便干硬,不易排出,每次量少,呈顆粒狀的也屬於便秘,有這種情況的嬰兒應比2~3日一次大便但性狀屬正常的嬰兒給予更多的關注。
嬰兒便秘的原因大多是由於飲食中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或水分攝入不足,或蔬菜、水果等粗纖維進食太少而引起,多見於配方奶喂養者;有時配方奶調配方法不合理,或奶粉多加,或水加得較少,均可造成配方奶太濃,也會引起嬰兒便秘。少數嬰兒便秘可因患先天性巨結腸、肛裂、肛門閉鎖等疾病而引起,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嬰兒便秘,主要解決方法是調整嬰兒飲食結構,可適當增加澱粉、蔬菜和水果的供應,有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一:用米湯沖調奶粉。
4月齡以上嬰兒可用一部分新煮的粥米湯代替水來沖調奶粉,可采用三分之一或一半的粥湯代替水來調奶,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量。
方法二:在兩次喂乳之間喂新鮮果汁或白開水,一日可增喂2-3次。
6月齡嬰兒可以適當增加蔬菜泥和水果泥的量,如胡蘿卜泥、土豆泥、蘋果泥或香蕉泥等。
方法三:適當增加水的量或減少奶粉的量。
有些父母在配制奶粉時,沒有按照所介紹的奶粉沖調方法做,奶粉的量加多了,嬰兒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常常會引起大便干結,大便很臭,而且這樣做會增加嬰兒肝、腎的負擔;有時沖調比例合適,但嬰兒的大便仍較干較臭的,也應適當增加水的量或適當減少奶粉的量。
方法四:減少配方奶的攝入量,增加輔食的量,但要按照輔食添加原則來做。
隨著寶寶的一天天長大,你也可以試試適當減少配方奶的攝入量,增加輔食的量,但要嚴格按照輔食添加原則來做。
此外,有些嬰兒未及早訓練定時排便習慣,亦可發生便秘。因此當嬰兒3~4月時,家長如發現嬰兒有要大便的表示時,即可加以訓練,可抱起嬰兒把大便,使嬰兒逐漸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
一般來說,經過飲食結構調整和定時排便的訓練,常可使寶寶便秘明顯改善。仍有疑問的年輕父母,可以去醫院向營養專科或保健專科醫生咨詢。
愛心提醒:
1、不要給便秘的寶寶提供過多溫熱性的食物如蝦類等。
2、不能隨便給寶寶長期服用金銀花露等涼性藥物,以免損傷寶寶幼嫩的脾胃功能。
3、有持續便秘的寶寶應至小兒外科進一步檢查。
![]() |
如何判斷寶寶便秘
寶寶的大便有點干,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怎麼樣的便便才是健康的?做為父母應該要掌握一些有關寶寶便便的基本常識。 嬰兒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出困難。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一般而言,便秘主要與喂養方式、飲食質量和數量 |
![]() |
學前寶寶營養易全不易“粗”
保證學前寶寶營養最好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就是盡量保證孩子每頓飯都能吃到五大類食物,即谷類、水果、蔬菜、奶、肉類和豆類。你也許做不到每天都讓孩子的攝入達到每類食物的標准推薦量,但如果你能盡量提供多種健康的食品,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