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小學生厭學心理分析及矯正

小學生厭學心理分析及矯正

  厭學是學生對學習采取敷衍態度或排斥、拒絕行為的一種消極現象,是學生的學習需要得不到滿足或缺乏學習興趣時對學習喪失信心的一種心理反應。

  在教育教學中,常發現有的學生下課精神煥發,活蹦亂跳,而一上課,卻無精打采,情緒低落。不願完成作業,學習效果極不理想。這其實是學生的厭學心理在作怪。厭學是學生對學習采取敷衍態度或排斥、拒絕行為的一種消極現象,是學生的學習需要得不到滿足或缺乏學習興趣時對學習喪失信心的一種心理反應。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厭學情緒,只是表現程度不同罷了。厭學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危害性。小學生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就通過對本班學生的觀察和研究所發現的厭學成因及對策進行初步探討。

  一、家長教育方法不當,是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根本原因

  1、過分溺愛、放任自流或要求過嚴態度粗暴。

  有好多學生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對孩子放任自流。或把教養孩子的責任轉移給爺爺奶奶。老人疼愛第三代,往往比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顧,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於照顧太多,過分溺愛孩子,這些小學生的依賴性強,懶惰思想嚴重。導致這些學生缺乏責任心與自制力,上課自由散漫,獨立性較差,把不良的生活習慣帶到學習中來。久而久之,學習自然跟不上了,越是跟不上,越是不願學習,形成了惡性循環。

  相反有些家長以成人的尺度要求孩子,甚至非打即罵。對孩子嚴格要求固然重要,但過份地嚴格特別是用粗暴的手段對待孩子,非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父母感情不和,缺少家庭溫暖。

  我們都知道,溫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是孩子成長的階梯。在這樣自由、平等、和諧、充滿著愛的環境中,孩子心情會舒暢、精神振奮,容易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時往往也能充分認識自我價值,其獨立學習、解決問題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都能得到較好的發展。反之,一個充滿“戰爭”氣氛的家庭,只有給孩子帶來焦慮和不安。孩子沒有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心理上有壓力,就容易引起厭學情緒。在與一個沒有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談話時她這樣告訴我:“我爸爸昨晚又喝酒,和媽媽吵架,他們說要離婚,還問我要隨誰過。”在現代社會中,年輕父母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但像這樣的家庭也不在少數。

  二、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學生課業負擔過重

  有關部門一再呼吁減輕學生負擔,但在實際中卻從未根本解決過這個問題。小學生的課業壓力主要來自幾個方面:第一,受以考試成績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拼命灌輸,課外則布置大量的作業,通過大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應付考試,學生一寫作業就頭疼。一次去朋友家,只因朋友對正在吃飯的孩子說了一句:“趕快吃完寫作業去。”孩子一碗飯吃了半個小時。第二,家長對子女的期望過大,教育不得法。一些教師已經意識到應當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但家長不同意。為了自己孩子能“多學知識”,許多家長在孩子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作業以後,還要布置額外的作業讓孩子做,有的則硬性規定每天作業時間必須達到2小時或3小時。我們知道,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如此大量的、長時間的作業必然給他們心理上帶來負面作用。小學生長時間從事作業,往往導致注意力轉移,做錯題是常事。做錯題對小學生的作業行為是一種負強化,使學生越來越害怕做作業,厭煩作業。第三,作業擠占了學生的課余時間,有些家長甚至不讓孩子有一些其他感興趣的活動。除了少數簡單的學習課題之外,若要求牢固掌握知識並能熟練運用知識,多次重復又是不可缺少的。這裡就存在一個作業適量的問題。

小學生厭學心理分析及矯正

  三、對學生評價不准,挫傷學生自尊,誘發學生的厭學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做父母的抱怨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不用功,貪玩,作業老不做。還有得家長對學習有著不正確的認識,認為讀書就是為了考大學,於是常在孩子面前說:我以前也讀不得書哦,我的孩子也不是讀書的料。孩子們聽了,也認為自己笨,讀不得書,從而產生自抱自棄的心理,不想學習,貪玩。教師評價成績差一些的學生時,也常說這個學生又笨又懶,不喜歡學習,經常不做作業。實際上,有一些學生正是因為常聽到這樣的評價,而越發助長了厭學情緒。心理學對兒童自我意識發展的研究表明:小學兒童對人的評價和自我估價,大多是重復父母、教師或其他有威信者的評論。當成人把兒童學習成績的不理想簡單地歸究於兒童的懶惰、厭學時,兒童大多會接受,覺得自己真的又笨又懶。這就要求成人特別是教師,在對兒童的學習結果尋找原因時,一定要慎重。有實驗證明:當學生有進步時,如果把原因歸於他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一定要把它歸因於某一外部因素時,那麼他的進步將會是持久性的。當兒童學習成績不理想時,應盡量避免在兒童身上找原因並嚴加指責。

  過去教過的一位厭學的學生在給我的信中說:“老師:我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愛學習的孩子了。自從換了新老師後,有一次我因一道題不會做,老師隨口就是一句:

  ‘你怎麼像豬一樣笨!’難道我真的那麼笨嗎?從那以後,我不想再上數學課了……”老師的一句漫不經心的話嚴重地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嚴重地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這位原本很喜歡學習數學的學生從此不再喜歡數學課了。

  四、小學生厭學心理的矯正

  1、老師和家長要默契合作,重視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具有健康的小學心理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前提。教師利用家長會、致家長的一封信等對家長進行教育方法的指導。並常與家長聯系,共同培養孩子健康美好的心靈。例如:如果學生在學校被老師批評,(成人也有被批評的時候,當成人受批評時其他人會安慰他、勸解他)回家如果再被家長變本加厲地再批評一頓,那樣學生的心靈會受到很大挫傷。因此老師要與家長默契配合,由一方擔任嚴厲批評的角色時,另一方擔任勸解,萬不可兩面夾攻小學生,培養孩子美好的心靈比讀書考試更重要。

  2、提高課堂教學藝術。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單調死板、照本宣科、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於一種乏味的心理狀態,致使學生感到學習成了一種負擔。因此,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采用先進教學手段,科學的教育手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還要善於發現厭學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激發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看到希望,樹立信心。

  3、減輕學業負擔,要使學生從持續緊張的精神狀態中解脫出來,只能從減輕學生負擔入手,相對地壓縮學習時間,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通過適當降低要求、降低教學難度、減少作業量,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從事自己喜歡干的事,參加各種有益於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學習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夠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參加各種課外興趣小組,不僅能使他們學到既動腦,又動手的本領,而且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引發新的學習需要,發展廣闊的學習興趣。特別是一些成績差的學生,由於種種原因對學習不感興趣,但他們當中不乏熱衷於文娛、體育等活動的人才。如果能組織他們參加這類活動,就可逐步把他們在這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

  總之,學生厭學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只要我們認真研究、探討,找出原因,采取相應對策,對學生耐心細致的引導,學生的厭學心理必將得到矯正和克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孩子擦破皮別不當回事 有娃差點丟命!

摔傷不是小事兒,千萬別不當回事。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只要引發了這個病,那就是百分之百,百分之一千的傷害。別覺得是危言聳聽,小編有實例說服你。  景德鎮一男孩摔倒  小傷口引來大麻煩  今年2月初,在家中後院

怎麼去塑造孩子良好性格

塑造孩子良好性格並不是像智力開發那樣,可以靠訓練獲得,塑造幼兒良好性格品質,其關鍵就二個字——“養成”。什麼是養成?直白的說就是環境的濡染,心理學家認為:&ldq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