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更多消化系統疾病 >> 小兒嘔吐 不妨試試按摩

小兒嘔吐 不妨試試按摩

  

  寶寶已經2周歲大了,食量也增加了不少。然而在一次感冒後,寶寶在一個星期內出現了3次嘔吐。毫無征兆地,可把我們嚇壞了。有位親戚是老中醫,聽說了我們家寶寶的情況,說是消化不良導致寶寶嘔吐,開了一些中藥後,還給我們幾種中醫按摩的方法,讓我們根據實際來護理寶寶。

  小兒嘔吐按摩手法——

  一、寒吐:喜熱惡寒,神疲肢冷,面蒼白,食入不化,嘔吐次數多而吐出物少,無酸臭氣,朝食暮吐。

  (1)推前臂(推三關)

  (2)揉足三裡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手法:以拇指端作按、揉法。

  主治:腹脹腹痛,嘔吐洩瀉,下肢萎軟乏力等。

  (3)摩中脘

  位置:胸骨下端至臍連線之中點(臍上約4寸)。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端或掌根按揉叫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叫摩中脘;用食、中二指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下向下推至中脘,稱推胃脘。

  主治:腹脹,嘔吐,洩瀉,食欲不振,嗳氣,腹痛等。

  (4)掐右端正

  位置:中指甲根兩側赤白肉際處,桡側稱左端正,尺側稱為右端正。

  手法:以左手固定患兒中指,用右手拇指指甲掐或拇指指腹揉右端正。

  主治:驚風,嘔吐,洩瀉,痢疾等。

  二、熱吐:面赤唇紅,發熱煩躁,口渴飲冷,嘔吐次數少而吐出物多,並有酸馊氣味,小便色赤,大便干。

  (1)推六腑

  (2)清板門:其中從板門推向腕橫紋能止瀉;從橫紋推向板門能止嘔。

  (3)運手掌心

  (4)推天柱骨

  位置:頸後發際正中至大椎穴(第七頸椎下方的空隙處)成一直線。

  手法: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10~20次。

  主治:嘔吐,項強(脖子發硬),發熱、驚風等。

  (5)揉湧泉

  位置:屈趾足掌心正前方凹陷中。

  手法:以左手托住患兒足跟,再以右手拇指向足趾方向推,或用食、中指端揉。

  主治:發熱,嘔吐,腹瀉,五心(指兩手心,兩足心與心胸處)煩熱。

  (6)分推腹陰陽

  位置:腹部。

  手法:以雙手拇指沿肋弓邊緣,或自中脘至臍,向兩旁分推。

  主治:腹痛,腹脹,消化不良,惡心,嘔吐。

  三、傷食吐:嗳(打嗝)氣吞酸,厭食,脘腹脹滿,煩躁不安,嘔吐之物有酸馊之氣味,吐後得安。

  (1)分手陰陽

  位置:腕背橫紋近小指端為陽池,靠拇指端稱陰池。

  手法:以兩手食指固定患兒掌根之兩側,中指托住患兒手,用兩拇指自腕背橫紋中間,向兩旁分推到陽池、陰池穴,為分手陰陽;自兩旁(陽池、陰池)向中間合推到掌橫紋處,稱合推陰陽。

  主治:寒熱往來,嘔吐食積,腹瀉腹脹,痢疾等。

  (2)清板門

  (3)揉中脘

  (4)分推腹陰陽

  (5)按揉足三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學會淡化 孩子的性格弱點

有這樣一個孩子,上課從來安靜不下來。他的母親帶他去醫院檢查,說是有多動症。為了孩子,她辭了工作,一心一意地帶孩子。但是,孩子比母親不在身邊更差,甚至一度想退學。後來,我了解到是他母親的教育讓他想要逃出學校。他的

預防小兒肺炎有怎樣的好方法

下面就是預防小兒肺炎的方法。  要怎樣增強寶寶體質?  1、首先,適當運動  兒科專家提出,家長要讓孩子多到戶外活動,鍛煉身體,練習對寒冷氣候的適應能力;平日多曬陽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適當的運動保障孩子有強壯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