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兒子不過3歲多一點,可他已經是醫院的老病號了,病歷寫滿了厚厚一本。我們已經很小心地照顧護理他了,可不知為什麼他還老是生病。
案例B
我女兒周歲以後,三天兩頭咳嗽、發熱,要不就是拉肚子,還患過中耳炎。而且每次的治療效果似乎總不太理想。
案例C
我女兒小時候也老是生病,醫院不知去了多少次。後來她長大了,身體好像也就好了,再也不像小時侯那樣體弱多病了。
寶寶老是生病其實很普通,幾乎所有寶寶在成長發育過程中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在醫學上稱作“兒童期卡他狀態”。“兒童期卡他狀態”是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一種非特異性、可自行緩解的良性階段。孩子1周歲以後,來自母體的免疫抗體基本消失,而自身內免疫系統卻還不完善。加上此時孩子多已斷奶,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如喂養不當或不注意衛生,很容易誘發胃腸道疾病。此時孩子的呼吸系統防御機制也不完善,當氣候變化、被動吸煙、皮膚破損、濫用抗生素時,孩子抵抗力下降,多種病原微生物便會乘虛而入,造成機體感染發病。這種狀態一般在孩子3~4歲時到達高峰,7~8歲後隨著機體發育成熟,免疫系統發育逐漸完善,此狀態即自行消失。
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發育過程,孩子可以由此得到鍛煉,父母在平時的護理中只需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保證營養供給,合理搭配飲食。小嬰兒應盡可能采用母乳喂養。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所含蛋白質易於消化吸收,其中免疫球蛋白能增強嬰兒抗病能力。4個月以後,嬰兒營養需求增多,這時可以逐漸增添輔食。對於剛斷奶的孩子,應選擇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乳類、肉、魚、豆類和新鮮蔬菜、水果等。另外,孩子新陳代謝旺盛,對水的需求量也多。如飲水不足,也會出現煩躁不安、哭鬧,免疫功能下降。及時給孩子補充水分,宜選用白開水。
其次,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睡眠可以調節人體神經系統功能。睡眠狀態下,機體可分泌大量生長激素,利於孩子生長發育和智力開發。
第三,積極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免疫接種是幫助孩子抵御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第四,加強體格鍛煉,有意識地增強孩子對寒冷的適應和調節能力。孩子衣著應恰當,不要一年四季都包得嚴嚴實實。從嬰幼兒起,就應逐步讓孩子在秋冬季進行日光浴、空氣浴,以增強皮膚、呼吸道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發生的概率。
最後要注意的是,家庭應給孩子創造一個和睦、溫馨的環境。如果隨意打罵或體罰孩子,會使他們長期處於緊張、恐懼、憂慮之中,可導致各種激素代謝不平衡。除了直接干擾正常發育外,還會使孩子抵抗力下降,易受各種致病因素的侵擾。
![]() |
寶寶發燒護理常犯的錯誤
寶寶發燒的時候,是不是都嚇壞了各位爸爸媽媽呢!所以這個時候,父母對寶寶的護理比平時來得更加細致、認真、謹慎。不過,在護理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常常會犯下一些錯誤,自己都沒有察覺,或許說養成一種習慣,但這種習慣對於照 |
![]() |
需要慎用兒童感冒藥
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管理中心指出,這些感冒藥給兒童健康帶來的危害超過了其宣稱的正面作用,並提醒醫生和家長要警惕15種危險成分。 這些危險成分包括: 一、減充血劑,偽麻黃鹼、麻黃鹼、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羟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