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消化科 >> 更多消化系統疾病 >> 嘴對嘴喂食不衛生 胃病容易襲擊孩子

嘴對嘴喂食不衛生 胃病容易襲擊孩子

  浩浩才剛上小學一年級,最近3、4個月來,他老是喊肚子疼,有時候還會干嘔、惡心,最初媽媽也沒怎麼在意,以為是吃壞肚子了,但有一次,他竟然嘔出了一點血絲,這可把全家給嚇壞了,趕緊帶他到醫院檢查,醫生經過檢查後告知爸爸媽媽,浩浩這是患了消化性潰瘍了。爸爸媽媽聽了後非常驚訝:怎麼小小的年紀就患上胃病了呢?

  胃病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很多因工作而飲食很不規律的人都會犯下這毛病,但很多人可能卻很難將胃病與一個小孩子聯系在一起。其實,在兒科臨床上,我們卻也不乏見到一些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小兒前來就診。由於胃病會長期持續、反復發作,給患兒的身心健康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嚴重時會影響患兒生長發育,甚至會危及患兒生命,因此小兒胃病也需要引起家長們足夠的重視。

  造成小兒胃炎、十二指腸炎、消化性潰瘍等發生發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原因越來越被重視。幽門螺桿菌(Hp)是寄居於人類胃粘膜最常見的病原菌之一,人是這種病菌的唯一自然宿主。我國是幽門螺桿菌(Hp)感染率較高的國家,兒童也不能幸免,他們也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這可能跟兒童胃功能發育尚未完善,控制胃酸分泌、免疫功能較低有關。據有報道,大部分幽門螺桿菌攜帶者感染Hp都是發生在嬰幼兒時期,並且隨著年齡的增大,Hp的感染率明顯增高,只是感染後大部分往往在成年後才發病,還有一些會在兒童期就已經發病,也還有一些甚至會終身不發病。

  幽門螺桿菌(Hp)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它可通過口口相傳或糞口傳播,因兒童時期外界活動少,因此父母或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是嬰幼兒感染Hp的主要來源,父母若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子女感染的機會也會相對增加,尤其是在喂養、生活中不注意,如有一些家長喜歡口對口地喂食或將食物嚼碎後再喂、喂食時先用舌頭試試食物的溫度、喂奶前先就奶嘴喝一兩口以試試溫度是否適宜、進餐時和孩子合吃一份餐、親吻孩子的嘴巴等,這些不經意的動作,都有可能將自己體內的Hp傳給孩子。此外,兒童喜吃零食、長期飲食不規律、飲食不當、精神壓力過大、長期服用對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藥物等,也會因胃腸神經調節功能紊亂而降低了胃腸粘膜的保護功能,也可為Hp的入侵創造條件。

  Hp感染後一般很難被機體清除而慢慢變成了慢性感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從而出現厭食、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反酸、嗳氣等症狀,其中腹痛以持續性隱痛或陣發性痙攣性為多見。此外,有些患兒還可能會出現有消瘦、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症狀,因此,及早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並及時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又由於腹痛是小兒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病因多而復雜,再加上小兒對疾病各種臨床症狀的語言表達不夠准確,故容易造成誤診、漏診,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才能及早發現孩子也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了呢?如果父母已知道自己患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炎,而孩子又有反復出現上腹部或臍周部疼痛等,尤其是連續3個月或3個月以上的時間內至少有3次不連續的腹痛發生,而且長得比較瘦小,在排除了上呼吸道感染、肝膽疾病、腸梗阻、心肌炎、飲食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消化道症狀外,應盡早到醫院做個胃鏡檢查,如果不能做胃鏡檢查的患兒,應盡早行呼氣或大便Hp尿素酶抗體快速檢測等檢查,看是否是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所致的胃炎、消化道潰瘍等而導致的腹痛,以達到早診斷、早治療。一旦確診是患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現階段對其治療主要是降低胃酸分泌量及酸度、保護胃黏膜、改善胃腸粘膜的血供以緩解疼痛等,要達到根治的目的,關鍵還是得對患兒進行Hp的徹底清除。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做好預防,應注意把好“口”關,注意飲食衛生,同時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潔衛生,勤刷牙,清除藏在牙垢中的病菌,以防止Hp入侵,此外,還應盡量避免精神過度緊張、減少壓力,加強鍛煉,以提高機體抵抗病菌感染的能力。(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謝丹宇主任醫師 通訊員:彭文斌 林惠芳)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濕疹患兒不宜接種天花疫苗

什麼叫著濕疹,濕疹都有哪些症狀?我們應該怎麼預防濕疹?你知道嗎,濕疹患兒不宜接種天花疫苗。  兒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就是平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濕疹

嬰幼兒喝牛奶大有講究

牛奶,相信大家都熟悉,牛奶的營養成份很高,牛奶中的礦物質種類也非常豐富,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鈣以外,磷、鐵、鋅、銅、錳、钼的含量都很多。最難得的是,牛奶是人體鈣的最佳來源,而且鈣磷比例非常適當,利於鈣的吸收。  首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