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內分泌科 >> 兒童肥胖症 >> 兒童肥胖症預防保健 >> 造成小兒肥胖的罪魁禍首是什麼?

造成小兒肥胖的罪魁禍首是什麼?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但更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裡,如果不有意識地注意鍛煉和均衡飲食的話,優裕和便利的生活條件有可能使人變得越來越懶惰,也越來越不健康。由於40%的兒童青少年肥胖者將在成年後繼續肥胖,所以預防小兒肥胖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

  中美專家都指出,小兒肥胖症是21世紀嚴重的健康及社會問題之一。研究人員認為,電視上的食品廣告會影響兒童的飲食習慣與選擇,而不均衡的飲食則會造成兒童期肥胖症。

  美國凱瑟家庭基金會對40余篇關於大眾媒體與兒童期肥胖症關系的研究報告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結論說,絕大部分科學研究結果都顯示,看電視時間越長的兒童越容易出現兒童期肥胖症狀。這個發現初看上去並沒有什麼新意,因為即使沒有科學研究,人們也可以直覺地發現,那些成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孩子更容易變得肥胖。人們對此現象的解釋是,喜歡看電視的兒童多半不願參加體育活動,從而導致肥胖。

  但是凱瑟家庭基金會對那些研究所作的分析卻表明,看電視與體育活動的相關度很低,因為看電視所取代的是其他一些活動,例如閱讀、打電話聊天、下棋等,並沒有影響孩子們參加劇烈體育活動的時間。

  通過進一步的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大眾媒體中頻繁出現的食品商業廣告可能是引起兒童肥胖症的“罪魁禍首”。報告說,美國兒童每年在電視上看到4萬條商業廣告,其中針對兒童的大多是糖果、點心、汽水以及快餐廣告。不僅如此,許多快餐店和食品商還利用電視上的卡通形象來推銷自己的產品,比如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的兒童快樂餐,都隨餐附送各種卡通電影人物和玩具。為了積攢成套,孩子們就得不斷地光顧,無形中增加了他們在這些快餐店的就餐頻率。而我們都知道,這些快餐店的食品不能提供均衡營養,其高脂肪、高熱量、低纖維的食品會造成就餐人體重的增加。所以,研究人員認為,電視上的廣告會影響兒童的飲食習慣與選擇,而不均衡的飲食則會造成兒童期肥胖症。

  針對媒體對兒童的影響,凱瑟家庭基金會的報告提出,不妨利用媒體特有的優勢來引導兒童選擇健康食品,提倡體育鍛煉,改變消極懈怠的生活方式,以防止兒童期肥胖症的進一步擴散。

  中美專家都指出,兒童期肥胖症是21世紀嚴重的健康及社會問題之一。據報道,肥胖症會對兒童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產生長期、慢性的損傷,延緩兒童的有氧能力發育,提前動用心肺儲備功能,降低體質健康水平,阻礙心理行為發展,壓抑潛能發育。兒童期肥胖症還是成人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和某些部位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醫學界將與肥胖相關的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和腦血管疾病合稱作“死亡五重奏”,肥胖者早逝的危險是非肥胖者的1。3至2倍。新的調查還發現,過重的身體不但會給心髒等內髒器官帶來負擔,還會使青春發育期前的男孩產生體內雌激素分泌增高、雄性激素分泌不足的現象,直接影響他們的青春期發育。前些年,北京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開設了一個“陰莖異常”的門診,每周只開一天。結果門診部不但門庭若市,而且前來問診的病人中有60%都是胖男孩!這 些男孩子都是因為陰莖過小、睾丸不發育而被父母帶來檢查的。性腺發育不良造成了肥胖男孩們雄性激素分泌明顯低於同齡人,致使他們的體態呈女性化,男性第二性征不明顯。此外,醫生還發現,肥胖症兒童的骨齡,也就是軟骨骨質化的程度比同年齡的孩子們要早兩年左右。這就是說,比起體重正常的男孩們,胖男孩可能會提前兩年結束青春期發育,因此他們的身高停止增長就會早於其他青少年,身材也就相對地比較矮。

  另外,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臨床藥理學系的研究人員對3萬8千多名接受健康調查的人進行分類比較,發現患有肥胖症的人思維遲緩、反應速度慢、認知能力差、對疼痛的承受性低、行動靈敏度更差。

  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但更會受到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裡,如果不有意識地注意鍛煉和均衡飲食的話,優裕和便利的生活條件有可能使人變得越來越懶惰,也越來越不健康。由於40%的兒童青少年肥胖者將在成年後繼續肥胖,所以預防兒童期肥胖症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早早就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他一生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感冒的護理

1.注意休息  給予充分休息及護理,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避免病根未除盡而發作。  2.合理飲食  總體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質食物、軟質食物,少食多餐。可多喝一些果汁,補充營養。隨著病情的好轉,消化能

父母常犯8個錯 讓孩子成績差

    但是“別人家”的孩子,真的就比自己家的孩子優秀嗎?資深心理咨詢師認為,這樣的對比,會極大地打擊自己家孩子的自信心。而沒有自信心的孩子,做事情也就不會做得盡如人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