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才8個月的婷婷(化名)又發燒了,這回來看病除了因為發燒,還因為她尿道邊上越來越明顯的小囊腫。
婷婷來自閩南。出生一個多月的時候,她媽媽就發現她每次排尿或排便的時候,尿道口就會鼓出一個小泡,排完尿後,小泡就縮回去了。媽媽覺得這個泡泡有點奇怪,但醫生也查不出原因。醫生建議孩子去做B超等輔助檢查,但媽媽覺得孩子太小,做B超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媽媽覺得,孩子除了經常發燒,其他發育都正常,每次吃完藥,病很快也就好了,所以家人也就沒在意,想等孩子大些的時候再檢查。
可隨後,婷婷的家人發現這個泡泡隨著孩子的長大,也越來越大,剛開始時還只有米粒大,現在已經長成直徑2cm的囊腫。雖然它還是自動地鼓出來、縮回去,但是家人再也坐不住了,把她抱到了福州兒童醫院就診。
病因探究:福州兒童醫院副院長、小兒外科主任林芃憑經驗,感覺孩子是泌尿系統的問題,建議媽媽帶婷婷做個B超。結果發現孩子左右各有兩個腎,同時還有兩個輸尿管,屬於先天性的腎重復畸形。
正常孩子的輸尿管開口在膀胱,而婷婷多出的那個輸尿管的開口卻在尿道,每次排尿時鼓出的泡泡,事實上就是那裡面積存的尿液。孩子經常發燒,就是因為多的這套腎和輸尿管裡的尿液排不出來,引起的泌尿系統感染。
隨後,醫生給婷婷動了手術,摘除多出的腎髒。術中才發現,盆腔裡的輸尿管已形成7至8厘米的大囊腫,裡面積的全部都是尿液。原本0.2至0.3厘米粗的輸尿管已經被尿液撐到3厘米粗,如果不及時處理,感染的頻率會越來越高,引起腎功能的衰竭。
預防提醒:“因為害怕B超檢查而延誤了病情的治療太不值得。”省立醫院超聲科的吳道明醫生說,用於醫學檢查的B超,其超聲波能量是經過臨床檢測,在人體許可的范圍之內的,並不像X光射線一樣,會在孩子的體內累積,正常的超聲檢查只要不是固定在同一位置長時間進行,對孩子並不會引起什麼傷害。在臨床上,如果孩子真有需要,應該在醫生的建議下及時接受相關的輔助治療,沒有必要過於恐懼B超檢查。
此外,福州兒童醫院的林芃主任也提醒,孩子如果出現莫明的發燒,又查不出病因,此外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正常,那麼就要考慮尿路系統的感染。如果家長隨意給孩子吃消炎藥,病雖退得快,但卻容易掩蓋病情,延誤治療。
![]() |
寶寶感冒 媽媽護理必知的8件事
1、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有什麼區別? 專家解答:普通感冒多半由病毒引起,病毒種類很多。由於病毒種類多且不斷變異,新型病毒不斷出現,所以寶寶容易重復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三種引起的,人們 |
![]() |
對孩子進行空間知覺的培養
發展孩子的形狀知覺,就是引導孩子正確地解認各種不同的幾何圖案的形狀、概念等。心理學家經過統計研究發現,學前孩子掌握8種幾何圖形由易到難的順序為:圈形、正方形、三角形、長方形、半畫形、梯形、菱形和平行四邊形。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