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泌尿科 >> 小兒尿路感染 >> 小兒尿路感染常識 >> 小兒泌尿系感染小兒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系感染小兒尿路感染

    [中醫病名]

    [概 述]

    中醫

    西醫

    泌尿系感染是小兒期的常見病,泌尿系感染又稱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泌尿道引起尿道炎、膀胱炎、腎盂及腎實質炎症,統稱泌尿系感染,其中尿道炎、膀胱炎稱下尿路感染;腎盂腎炎、腎膿腫、腎周膿腫稱上尿路感染。臨床分為急性及慢性感染。小兒各個年齡階段均可發病,以嬰幼兒較多見,女孩多於男孩。新生兒期男孩發病率高。

    [病 因]

    中醫

    西醫

    1 上行感染:嬰幼兒經常使用尿布或穿開裆褲,尿道口常受糞便和其它不潔物的污染,加上局部防御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易感染。另外,在嬰兒時期由於膀胱壁內走行的輸尿管尚未發育完全,輸尿管短或異常,在排尿時輸尿管關閉不全而致逆流,細菌隨逆流的尿液上行引起感染。

    2 下行感染:嬰兒機體抗菌能力差,易患菌血症致下行感染,先天畸形及尿路梗阻,如腎盂積水、輸尿管狹窄、多囊腎均可使引流不暢而繼發感染,也可由於結石、腫瘤等原因引起的梗阻使細菌逆流導致尿感。

    80%-90%的尿路感染由腸道桿菌引起,最常見的是大腸桿菌,其次為變形桿菌、副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等,少數為糞鏈球菌、金葡萄球菌等,偶由病毒、支原體或真菌引起。

    [症 狀]

    1 新生兒期以全身症狀為主,如發熱、拒奶、蒼白、嘔吐、腹瀉、腹脹、體重增長緩慢、呆滯少動、抽搐、黃疸等,而泌尿系症狀罕見。

    2 嬰兒期仍以全身症狀為主,如發熱、輕咳、反復腹瀉等,泌尿系症狀隨年齡增長而漸明顯。

    3 兒童期多有典型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狀,時有腎區及下腹痛,少數病人有一過性血尿,全身症狀多不突出。

    4 慢性感染者病程多超過6個月。小兒少見,症狀輕重不等,可從無明顯症狀直至腎功能衰竭。病程久者可有貧血、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腎損害時有高血壓、多尿、腎小管功能障礙。

    [檢 查]

    1 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

    2 B型超聲檢查。

    3 腎功能。

    4 細菌培養。

    5 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檢查。

    6 X線檢查。

    7 CT檢查。

    [診 斷]

    中醫

    西醫

    1 女孩多見,症狀因年齡而異。如新生兒以敗血症、腦膜炎及全身中毒症狀為主要表現,常表現為精神淡漠、拒奶、激惹或體重不增;嬰兒常表現為發熱、吐瀉、體重不增;而兒童除有發熱、寒戰外常有尿頻、尿急、尿痛、下腹痛、腰痛及腎區叩痛等。

    2 尿常規:白細胞>5個/Hp或見大量白細胞及膿細胞,蛋白微量,可見管型及紅細胞。

    3 清晨中段尿培養:菌落計數>10萬/mk尿液。

    4 腎功能:腎盂腎炎急性期可正常,慢性期可有損害。

    [治 療]

    中醫

    西醫

    1 一般治療:臥床休息,多飲水,勤排尿,縮短細菌在膀胱內的停留時間。女孩應注意外陰部清潔。

    2 抗菌治療:早期積極采用抗生素。

    3 積極治療尿路結構異常。

    [預 後]

    急性尿路感染經合理抗菌治療,多能迅速恢復,但半數病人可有復發或再感染,慢性病例僅1/4可完全治愈。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便秘的藥物有哪些

    嬰兒便秘的藥物治療:    1.容積型瀉劑:容積型瀉劑可增加大便的體積,增強糞便對腸道感受器的刺激。常用的藥物有羧甲纖維素鈉、乳果糖、山梨醇、甘露醇、聚乙二醇40

1歲寶寶食譜-香蕉土豆泥

1歲寶寶食譜  食譜原料  香蕉1根,土豆1個,白糖少許。  制作方法  香蕉去皮,用湯匙搗碎。土豆洗淨去皮,蒸至爛熟,壓成泥狀,放涼備用。將香蕉泥與土豆泥混合,撒上白糖即可。  健康提示  土豆含豐富的維生素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