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治療
原發性垂體性尿崩症采用替代治療和藥物治療兩種,替代治療用於完全性垂體性尿崩症,加壓素制劑有下列各種劑型:
1.水劑加壓素
皮下注射,每次5~10U,作用時間僅4~6小時,適用於診斷和暫時尿崩症的治療。
2.長效尿崩停
為油劑注射液,每ml含5U,從0.1ml起,逐步增至0.5~0.7ml/次。深部肌肉注射1次可維持3~5天,切勿過量以引起水中毒。
3.粉劑尿崩停
每次鼻吸入20~50mg,4~6小時1次。長期應用可引起慢性鼻炎而影響吸收。
4.人工合成DDAVP(1-脫氨-8-右旋精氨酶血管加壓素)抗利尿作用較強,作用時間長,無升壓副作用。可由鼻粘膜吸入,每日2次,每次10~20μg.可用於妊娠尿崩症。
5.新抗利尿素紙片
每片含ADH 10μg,可日間或睡前舌下含化,有一定療效。
口服藥適用於部分性尿崩症,可供選擇的有:
(1)雙氫克尿塞:每次25mg,每日3次,作為鹽利尿劑可造成輕度失鹽。可能一方面血容量減少刺激ADH分泌與釋放,另一方面增加近曲小管對水分的再吸收,但確切機理尚不明。對腎性尿崩症也有效。服藥時宜低鹽飲食,忌咖啡、可可類飲料。
(2)氯磺丙脲:體外試驗可增加血管加壓素的外周作用。可能增加遠曲小管cAMP的形成,也可能增加ADH的釋放,但對腎性尿崩症無效。用量為0.125~0.25g,每日1~2次,服藥後24小時起作用,尿量減少。副作用為低血糖、白細胞減少或肝功能損害,與雙氫克尿塞合用可減少低血糖反應。
(3)安妥明:藥理作用可能是增加ADH釋放。與DDAVP合用可對抗耐藥。用量0.2~0.5g/次,每日3次。長期應用有肝損害、肌炎及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
![]() |
如何運用穴位按摩防治感冒
擦臉揉頸學做感冒操 第一步:擦臉 預備姿勢:身體直立,兩腳平分與肩等寬。 擦臉動作:曲肘,五指並攏,中指貼鼻翼兩側,向上至前額、發際,雙手掌心沿發際向外向下,至下颌還原至鼻翼兩側,做8次後還原成預備姿勢。 |
![]() |
治療兒童感冒常見的誤區有哪些呢
孩子健康是所有父母的心願,然而,感冒發燒等小病卻總是不期而至。於是,父母們開始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孩子治療。這些經驗有的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有的是來自過時的科學理論,有的則僅僅是常識。 誤區一:傷風時宜吃,發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