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又到了感冒的高發時節,小兒患了感冒最讓家長揪心,很多家長在對於孩子感冒比較敏感,對於小兒感冒經常走入一些誤區,下面介紹一下對待小兒感冒家長經常走入的一些誤區。
誤區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屬於病毒性感冒,細菌引起的感冒屬於細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其實,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
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過這種經歷,感冒以後習慣性在藥店買一些感冒藥,同時加一點抗生素來使用。實際上抗生素在這個時候是沒有用處的,是浪費也是濫用。
誤區二:有沉重鼻音就是感冒
尤其在幼兒,特別在一歲以下,常會聽到鼻子有呼噜聲,像是分泌物在其中隨呼吸穿梭,那便是鼻屎,當然也是痰的一種表現(呼吸道分泌物)。而媽媽們擔心寶寶感冒了,其實多半是多慮的。
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累積過多、慢慢干黏住的鼻分泌物造成以上現象,尤其是沒有發燒、活動力等變化時,更不必擔心,只要養成好習慣,每天固定清潔好鼻內分泌物,便不會有以上情況發生了。
至於什麼情況才是有真正的鼻炎呢?答案是當醫師發現有鼻腔內發炎,即發紅、腫脹,引起分泌物增多的鼻黏膜時,才能下此診斷。
誤區三:注射"丙種球蛋白"預防感冒
孩子經常感冒,讓父母很著急,聽人說這是抵抗力低的緣故,打點"丙種球蛋白"就能起預防感冒作用,但注射了一段時間,卻沒見什麼效果。
"丙種球蛋白"是來源於血漿提煉的生物制劑,以目前的技術還是存在被污染的危險,不是100%的安全。再則,它只對特異性免疫功能不足的其中一種球蛋白缺乏起作用,可見其提高免疫功能的能力是很有限的,更不能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健客網提醒:小兒感冒找出原因是關鍵
營養不良引起抵抗力下降,如維生素A的缺乏;有的老人怕孩子冷,總把寶寶捂得嚴嚴實實,使孩子的耐受力很低,"弱不禁風";多次反復使用抗生素也會使抵抗力下降。
若不是以上原因,則應考慮疾病因素,如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患兒也是愛頻繁地感冒,這就需要先將疾病治好。如情況嚴重,請及時就醫。
![]() |
寶媽!喂奶請不要玩手機
邊玩手機邊喂奶,告訴你有四大害處 1、輻射大 手機有輻射,這就不容贅述了,還記得當年你的孕婦防輻射服嗎?懷著時擔心輻射會影響胎兒,生下來就聽之任之啦。這輻射大,可能會影響寶寶的發育哦。 2、有細菌 手機 |
![]() |
嬰兒意外傷害:凍傷
凍傷 【症狀】 凍傷是由於寒冷侵襲身體而引起的一種損傷,一般多發生在手足、指(趾)、鼻和耳部等血液循環較差的部位。全身性凍傷後可出現寒戰、四肢發涼、皮膚發紫、體溫逐步下降、感覺麻木、神志模糊、反應遲鈍,甚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