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常見疾病 >> 小兒呼吸科 >> 小兒感冒 >> 55%小兒感冒因上學引起 治療把握3原則

55%小兒感冒因上學引起 治療把握3原則

  3歲半的歡歡今年9月開始上幼兒園,可在這3個多月的時間裡一共生了4次病,而且是剛病好一上幼兒園沒幾天就生病了,現在歡歡的家人已經決定不上幼兒園了,自己在家裡教孩子,等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再上學。

  不少媽媽會發現,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後似乎更容易生病,有的孩子次數少一些,有的孩子似乎經常生病,這是怎麼回事呢?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醫療中心呼吸科主任醫師唐書生告訴我們,孩子剛上幼兒園是患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甚至引發反復呼吸道感染,家長需正確認識反復呼吸道感染,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55%小兒感冒因上學引起 治療把握3原則

  孩子感冒55%發生在入托後

  我們所說的感冒一般是指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通常以氣管為界分為上、下呼吸道感染。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一年總會有兩三次感冒,可是一到了上學的年紀,感冒就成了家常便飯,這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疼,被迫缺課連帶家長請假不說,病情的不斷發展也讓家長揪心不已。

  唐書生告訴我們,當孩子上學之後,接觸病原微生物的機會要大大增加,然而小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功能均較差,因而非常容易受到各種細菌、病毒的侵害,進而引發呼吸道感染。

  “出生六個月之後、入托後、預防接種後和一次感染後(如患一次肺炎後)這四個階段是小兒患呼吸道感染的高發期。”唐書生說,“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僅‘入托後’就占到了55.8%,而且有3/4的呼吸道感染發上在入托後的第一年內。”

  孩子總感冒小心反復呼吸道感染

  有些孩子似乎總是容易感冒,剛病好沒多久病情有卷土重來,這個時候可能要小心孩子患了反復呼吸道感染,需要注意治療。那麼,什麼是反復呼吸道感染呢?唐書生介紹,不同年齡的孩子判斷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標准不同:0-2歲的孩子每年患7次上呼吸道感染、3次支氣管炎或2次肺炎,3-5歲的孩子每年患6次上呼吸道感染、2次支氣管炎或2次肺炎,6-14歲的孩子每年患6次上呼吸道感染、2次支氣管炎或2次肺炎就屬於反復呼吸道感染。

  需要指出的是,兩次呼吸道感染之間的間隔至少應在7天以上,方能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一個孩子感冒緩解兩三天以後又犯不能算作反復呼吸道感染;如果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數未達到診斷標准,可加上下呼吸感染的次數;觀察時間要持續一年。總的來說,要確認是否反復呼吸道感染還需由醫生來判斷,家長也不必過分擔心。

55%小兒感冒因上學引起 治療把握3原則

  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把握3原則

  小兒發生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較多:一是免疫系統不成熟,免疫力相對低下,或是部分存在先天不足;二是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主要是缺乏鐵、鎂、鈣、鋅碘、維生素A、維生素D等;三是環境中含有害物質如有毒煙霧、粉塵等,誘發呼吸道感染;四是生理和遺傳因素,比如有家族過敏史。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生病,比如像上文所提到的歡歡,那麼就需要上醫院找醫生界定是否屬於反復呼吸道感染,並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或護理,而不是像其家人一樣只選擇逃避。應該如何治療反復呼吸道感染呢?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反復呼吸道感染跟自身的抵抗力是分不開的,只有抵抗力提升,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否則還是需要不停地上醫院。

  唐書生認為除了先天免疫缺陷和家族遺傳需要特殊對待以外,一般治療主要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合理飲食,由於很多孩子存在偏食和挑食的情況,因而會造成飲食結構失調,建議家長合理安排孩子的飲食,不要孩子愛吃什麼給什麼,一般建議飲食清單,不吃刺激性的食物;二是經常鍛煉身體,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堅持戶外活動,同時不要保暖過度,適當凍一凍身體更健康;三是保持居室環境清潔,最好不要養寵物,使用陳舊被褥,被子和床單要勤晾曬和除塵,可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此外,唐書生還強調了一句俗語“若保小兒四時安,常需三分饑和寒”,提醒家長不要過度愛護孩子,讓孩子有饑餓感才會好好吃飯,讓孩子忍受一下寒冷身體抵抗力才會更好。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氣管卡異物可用推壓法

小孩子咀嚼食物還不像成年人那樣控制得很好,如果一不注意就容易被食物卡住喉嚨或氣管,另外,小孩喜歡將玩具放在嘴裡咬,這也很容易導致氣管卡異物。當出現小兒氣管異物時怎麼辦?專家稱,可以采取推壓法進行急救,下面康路網

夏季腹瀉“高峰”又要來了

孩子腹瀉不要簡單地認為禁食是必須的;需在診斷明確的情況下,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足量、規范地使用抗生素;不輕易使用止瀉藥;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嚴重脫水。  隨著氣溫升高,又到了小兒腹瀉高發時節。  為什麼夏季小兒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