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何會貧血?
眾所周知,鐵質缺乏就會引起貧血,而引起貧血的原因,除了一般常見的原因外,主要是由於寶寶日漸長大,母體裡帶來的鐵質及母乳中鐵質的不足而引起的貧血,還有出生後有缺陷或後天護理不當而引起的貧血。
對於上述原因引起貧血的寶寶,在今後日常護理中更要注意補鐵。因此,作為爸爸媽媽要隨時注意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必要時要給寶寶做血紅蛋白成分的檢測試驗,因為患有輕微貧血的寶寶在外表是看不出來的。如果寶寶血紅蛋白過低,就表示患有貧血,就應當及時補充鐵質,吃含鐵量高的食物。比方:加鐵的嬰兒配方奶粉、含鐵的米片或含鐵的維生素滴劑等。同時,還要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西紅柿汁、菜泥等,以增進鐵質吸收。此外,當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後,也要多喂食含大量鐵質的食物,如雞蛋黃、米粥、菜粥等,但應避免喂食糖,因食糖會阻礙鐵質的吸收。
法則一:注意添加鐵含量高的食物
寶貝除了吃母乳或牛奶,飲食中還有蛋、菜、肉,其中哪些含鐵多呢?
1.我們先來看看蔬菜:葉菜類含鐵量較高,其中最高的是油菜,達到了5.9毫克/100克;其次是荠菜和苋菜;人們普遍認為含鐵多的菠菜,鐵含量只有2.9毫克/100克,還不足油菜的一半。
2.我們再看肉類食品:動物肝髒和血液鐵含量最高,為10~25毫克/100克,大約是家畜家禽肉和魚肉(1~3毫克/100克)的10倍;雞蛋中的鐵主要集中在蛋黃部分,含量和畜禽肉差不多。
3.寶貝天天要吃的奶類,鐵含量比較低,只有畜禽肉的1/10左右。
由此看來,在寶貝輔食中,不論是植物性食品還是動物性食品,都有含鐵量高的種類。
法則二:補鐵效果還要看吸收得好不好
1.寶貝補鐵單純看食物中的鐵含量還不夠,如果吸收率低,即使食物中的鐵含量很高,補鐵的效果也不會太好。食物中的鐵有兩種存在形式:一種是容易吸收的血紅素鐵(也叫卟啉鐵);一種是不好吸收的無機鐵。
2.上面提到的動物肝髒、血液、畜禽肉、魚肉和蛋黃中的鐵是血紅素鐵,寶貝吃了很容易吸收,補鐵效果很好。
3.蔬菜中的鐵和奶類中的鐵屬於無機鐵。雖然蔬菜的鐵含量不算低,但寶貝吃了能吸收的卻比較少,補鐵效果不太好。
法則三:輔食添加要及時合理
1.寶貝長到6個月,母乳和牛奶已經不能完全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了,必須給寶貝添加輔食。
2.從寶貝6個月開始,要加煮雞蛋黃,從每天1/4個開始,逐漸加到1/3、1/2、3/4,直到每天一個煮雞蛋。
3.從寶貝8個月開始加瘦肉末、肝泥、魚肉茸、動物血,也是從少到多,逐漸增加。
4.蔬菜是6個月後的寶寶必需的食物,葉菜用開水焯過,可以去除其中大部分草酸,這樣有利於鐵的吸收。
法則四:維生素C是鐵的好搭檔
在補充鐵含量高的食物的同時,給寶寶多吃一些含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對提高鐵的吸收率特別有好處,吸收率可以提高好幾倍。
猕猴桃、鮮棗、柑橘等都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哦。
法則五:烹調方法有講究
有研究發現,發酵食品中的鐵比較容易吸收,因此,饅頭、發糕、面包要比面條、烙餅、米飯更適合寶貝吃。
吃葉菜時,先用開水焯一下,去掉大部分草酸,可以讓寶貝吸收更多的鐵。
想要寶寶更健康,那麼這些,你還是需要多注意的。
![]() |
誘發小兒便秘的飲食因素
誘發兒童便秘的飲食因素有哪些呢? (1)飲食不足。嬰兒進食量太少,經過消化後的余渣就少,大便自然減少。奶中糖不足,可使大便干燥。長期飲食不足,則形成營養不良,此時腹肌和腸肌瘦弱,張力低下,推動力減少,形成惡性 |
![]() |
夏天教“煮”婦媽媽喂寶寶
多次少量飲足水:夏日炎炎,年幼的寶寶正處於好動期,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流失水分,因此適量多次補水特別重要。但不可等到感覺很渴的時候才大口喝水,這樣會淡化胃酸,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殺菌。媽媽應督促寶寶多喝水,而每次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