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議多安排家庭膳食
如何科學選擇孩子的飲食,多數家長面臨困惑:一是食品安全,二是合理營養。
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就餐較普遍,小朋友的從眾心理,貪玩心理,不會注意自己是否吃好、吃飽。學校飲食大都缺乏專業營養師指導,存在成人化、食譜花樣不多,多數也沒有生活老師引導。
建議:社會、學校提高認識,采取合理措施,提供安全、營養、可行的學生營養餐,並設專人負責指導孩子進餐;家長多問問孩子每天在學校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同學們的進餐情況如何,鼓勵並適當從語言上美化學校的飲食,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的習慣。
如果有時間,家長盡可能給孩子准備早餐,家人共同進餐,多安排家庭膳食,更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媽媽的吃法影響孩子
兒童肥胖多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如喜吃甜食、飲料、油炸食品、洋快餐、街頭食品,邊看電視、玩電游邊吃薯條等,即所謂的“沙發土豆文化”、“土豆鼠標文化”。
偏食、挑食也是兒童期的不良飲食習慣,有些孩子只吃肉,不吃蔬菜、水果,有些孩子不吃肉只吃素,與消瘦、貧血、佝偻病等有關,“豆芽兒和胖墩兒”並存。很多孩子偏食、挑食,和媽媽差不多,媽媽不吃的孩子基本不吃。
而有些廣告有一定的誤導作用,一定得合理選擇,原則是缺什麼補什麼,合理膳食是最好的營養素來源。
三、對兒童膳食的營養建議
兒童期營養應該根據不同的年齡段來科學安排,合理營養、平衡膳食,適量吃多種多樣的食物,采用適當的烹調方法,保持適宜體重。
兒童膳食,應包括提供能量為主的谷薯雜豆類,提供蛋白質為主的肉、魚、蛋、奶、大豆類(含少量堅果);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為主的新鮮蔬菜、水果類;每天足量飲水,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
對於兒童而言,良好的進餐壞境、氛圍、多樣化的食物搭配,色、香、味、形俱全的食物烹調制作,尤顯重要。多家庭飲食,少外出就餐。
![]() |
小兒哮喘治療需注意五大誤區
把哮喘當成感冒或氣管炎 小兒感冒是最常見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兒常會出現流涕、打噴嚏、咳嗽等症狀,與支氣管哮喘的前驅症狀類似。但哮喘主要與過敏體質、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氣污染等有關;感冒只是引起哮喘的外界誘因之一 |
![]() |
敷臍療法巧治小兒疾病
研究表明,臍部在人出生後才最終閉合,也是腹壁最後閉合之處。臍部的皮膚,其表皮的角質層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藥物最易穿透臍部而被人體吸收。因此,在臍部敷藥能起到內服藥物起不到的作用。敷臍療法正是利用了臍部的這些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