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積食或消化不良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捏捏積。捏積是兒科常見的治療方法,因為捏的部位為脊椎,也被稱為“捏脊”,可以治療多種常見疾病,包括小孩厭食、腹痛、嘔吐、便秘以及小孩脾氣急躁、睡不踏實、愛哭鬧等。
捏積簡單易學、效果明顯,不用去醫院,父母在家中也可以自己給孩子捏積。不過,捏積的技巧掌握非常重要,否則很容易事倍功半。
首先把寶寶放平,讓他俯臥在床上或家長膝蓋上。家長站或跪靠在孩子腿部旁邊,可以用手輕輕撫摸幾下小兒的背部,使肌肉放松,然後進行捏積。
捏積的基本手勢是兩只手呈空拳狀,小指、中指、無名指自然彎曲,食指半曲,拇指伸直並對准食指的前半段,各指要自然。捏積時應從患兒尾椎和肛門之間的長強穴開始,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合作,在食指向前輕推患兒皮膚的基礎上與拇指一起將長強穴的皮膚捏拿起來,然後沿著督脈,自下而上,左右兩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先後順序,自尾椎下的長強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當低頭時頸椎處有一個凸起較高的骨頭,醫學上叫做第七頸椎。第七頸椎下有一個凹陷,這個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這叫捏一遍。如此循環,根據病情及體質可捏拿4-6遍,一般每天捏一次。
張思萊提醒,家長們自己在家給孩子捏積時,要特別注意室內的溫度。
![]() |
母乳喂養3大謠言背後的真相 母乳喂養的好處
有哪些謠言呢? 謠言1、哺乳會導致乳房變形 這個說法其實是錯誤的。很多愛美的媽媽都由於聽說用母乳喂養寶寶後乳房會下垂,所以不想進行哺乳,但這會讓寶寶失去了最好的營養來源。要知道其實導致乳房變形的 |
![]() |
佝偻病應該如何護理?
不重視母乳喂養 有些母親由於聽說母乳中的鈣、磷含量比牛奶低,就采用人工喂養,以牛奶作為嬰兒主食,這是非常片面的。她們忽視了母乳中鈣、磷比例適宜、易於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的特點;還忽視了母乳中含各種免疫因子,可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