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飲食保健 >> 警惕新生兒紅色胎記 可能是血管瘤

警惕新生兒紅色胎記 可能是血管瘤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身上會有紅色胎記呢?爸爸媽媽要注意了,這紅色的胎記很可能就是新生兒血管瘤,千萬不可大意!新生兒血管瘤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紅色的胎記都可以稱為血管瘤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新生兒血管瘤是小兒常見病,是先天性血管畸型,由殘余胚胎血管形成的良性腫瘤,它的種類有很多,不能一概而論。在臨床上一般分為四種類型:

  1、鮮紅斑痣,又稱火焰色痣、毛細血管擴張痣及葡萄酒色痣等。這種情況是因為先天性毛細血管壁薄弱,皮膚表面的毛細血管擴張所致。

  症狀:一般在出生時或生後不久出現,表現為-個或數個境界清楚的淡紫紅色、淡紫色和紅色的斑塊;大小不等,不高出皮膚,壓之易褪色,常哭鬧、用力或洗澡遇熱時顏色加深。好發生於前額、鼻梁、頸後、後枕部頭皮和兩眉之間等部位。多為單側,偶可見雙側,有時可累及粘膜。發生於前額、鼻梁、眉間及後枕部的鮮紅斑痣,多在2歲前幾乎全部可自行消退,不留痕跡,不需要治療;較大、較廣泛的常終身持續存在。其表面粗糙,可呈疣狀或結節狀。鮮紅斑痣雖多可消退,但並不都能自行消退。

警惕新生兒紅色胎記 可能是血管瘤

  2、草莓狀血管瘤,又稱毛細血管瘤或單純血管瘤。一般於生後1個月左右出現。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大,1-2歲內長到最大限度而逐漸緩慢消退。消退開始時顏色變暗,中央出現大小不等色素減退和淡灰色斑點,逐漸擴大。損害逐漸變薄,變平,最終完全或大部分變成萎縮疤痕。皮膚損害以單發者多見,為圓形、半球形、分葉或不規則形狀的、高出皮面的良性斑塊。

  症狀:大小不一,可從米粒大小到草莓大小,少數甚至可覆蓋一側或整個肢體。其邊界清楚,質地柔軟,呈紅色、紫紅色,壓之可退色。如損害廣泛,損害的深部或毛細血管瘤底部,有時可合並海綿狀血管瘤,這種血管瘤又稱混合型血管瘤。

  3、海綿狀血管瘤。生後或生後不久發生,也有於1歲後才發病的。

  症狀:損害一般較大,緩慢增長,好發於頭皮和面部,常常累及口腔、咽頰粘膜處;呈圓形、扁平或不規則形狀,為大小不等的、柔軟的、高出皮面的隆起腫物,擠壓後可縮小,有彈性。此型血管瘤可發生在內髒,如肝髒海綿狀血管瘤。也可發生於肌肉間、骨間,為肌間海綿狀血管瘤。巨大的海綿狀血管瘤還可合並血小板減少症及紫癜。

  此種類型的血管瘤多以新生兒或嬰幼兒時期常見。往往年齡越小,出血越頻繁,血小板越低,越容易發生出血的現象。尤其是腦出血、呼吸困難、繼發感染等,可能會危及到寶寶的生命。

  4、混合型血管瘤。即兩種及兩種以上血管瘤同時存在,以其中一種類型表現為主的血管瘤。

警惕新生兒紅色胎記 可能是血管瘤

  預防新生兒血管瘤 從孕期開始注意

  新生兒血管瘤生長迅速,或累及重要器官,或伴有血小板或出血傾向。所以預防寶寶血管瘤就顯得尤為重要。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的血管疾病,多在寶寶出生兩周內發現。因此,想要預防血管瘤就要從孕期做起,多注意日常起居飲食方面的細節,避免導致嬰兒血管瘤的各種因素。

  1、准媽媽孕期不要食用含有雌性激素的藥物、食物。有學者認為人體內雌性激素含量增多是誘發嬰兒血管瘤的原因之一。

  2、剛出生嬰兒可以考慮先不進行母乳喂養,這也是避免嬰兒體內雌性激素增加的考慮因素,對混合型血管瘤的預防有幫助。

  3、還要注意嬰兒營養均衡搭配,嬰兒營養均衡搭配有利於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使寶寶少患疾病。

  4、孕期婦女少吃辛辣冷涼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胚胎,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根據研究發現刺激性食物能刺激胚胎的發育,有可能使嬰兒血管等組織異常或畸形發育。

 

  精彩推薦   寶寶飲食|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吃什麼食物好   預防接種| a群流腦疫苗不良反應   兒童用藥| 退燒藥最少間隔多久吃一次   疾病治療| 發燒孩子的另類治療 用酒擦胸背   兒童急救| 小兒被嚇著了怎麼辦? 點擊查看更多兒科資訊精彩內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近14%深圳孩子有自然缺失症傾向

調查:12.85%的學生沒有戶外活動  去年底,上海綠洲生態保護交流中心、深圳市紅樹林濕地保護基金會等五家機構在全國發起調查。全國調研中,有16.33%的孩子有自然缺失症傾向。其中,調查方在深圳市抽取了3所幼兒

孩子為什麼愛啃手指頭?

你看你,又在啃手指,手指都這麼爛了,再啃手指都沒了!真拿你沒辦法。  吃手指,我叫你吃!說著兩個巴掌就過去了。  孩子為什麼愛啃手指頭?  面對前來咨詢的、不是憤怒就是無奈的家長,我們常常告訴他們,一般來說,孩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