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明與否與鐵有關
鐵與合成血紅蛋白密切相關,也就是說缺鐵容易產生貧血。醫師表示,其實鐵還有其他重要作用,比如鐵元素與行為與認知能力有關,鐵元素缺乏,會降低反應能力和活動度,尤其在兒童18-24月齡時最為明顯。此外,鐵還會影響免疫和抗感染能力。
蛋黃不是補鐵最佳食物
臨床上觀察,缺鐵性貧血容易出現在兩個階段的孩子身上,一是六月齡純母乳喂養的嬰兒,二是2-3歲的挑食、偏食、過胖的兒童。為了防止孩子貧血,很多爸爸媽媽早早地給孩子添加了蛋黃。
醫師選了幾樣食物給大家做了一個對比,每100克含鐵量,豬肝是25毫克,鴨血是30.5毫克,雞血是25毫克,雞蛋黃則是6.5毫克,差距明顯。而豬肝、鴨血、雞血中鐵的吸收率分別是22%,12%和12%,雞蛋黃中的鐵吸收率只有3%,同樣不在一個檔次上。鑒於蛋黃並不是補鐵高手,再加上考慮到嬰兒消化能力和過敏等因素,添加蛋黃最好到7月齡後進行。
嬰兒輕度貧血也建議“藥補”
以往嬰兒如果是輕度貧血,醫生會建議通過食補來糾正,但現在輕度貧血也建議使用鐵劑來治療。醫師介紹,這主要是因為嬰兒通過食補來糾正貧血,見效需要的時間會很長,效果也並不理想。嬰兒輔食添加有限,所以吸收量比較少,此外還有不少情況會影響到鐵的吸收。如果嬰兒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很容易讓鐵的吸收不那麼理想。其實,通過鐵劑補充的鐵元素與食物中吸收的鐵元素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家長完全可以對其安全性放心。
![]() |
寶寶腹瀉家長誤區逐個數
嬰幼兒腹瀉病是小兒常見病之一,那麼腹瀉病注定頻發嗎?不是。經過媽媽的妙手護理能夠成功狙擊腹瀉病嗎?可以。著名育兒專家鄭玉巧指出,請首先消滅這7個誤區。 腹瀉的護理誤區 誤區一:寶寶高燒急死人,拉稀跑肚小毛病 |
![]() |
兒童腹瀉別濫用黃蓮素
春夏交接小寶寶難免會發生腹瀉,部分家長常常會根據自己的用藥經驗用黃連素給寶寶治療腹瀉,覺得這樣既安全又有效。但實際上,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進了誤區。 誤區一:黃連素屬於中藥 黃連素的通用名叫鹽酸小檗鹼,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