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自殺成青少年第二大死因 親子溝通最重要

自殺成青少年第二大死因 親子溝通最重要

  自殺低齡化成全球性問題

  兒童與青少年的自殺問題,正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最近,英國頻頻傳出兒童自殺的消息,有孩子在上吊前在自己胳膊上刻上“Hate”(恨)、“Fat”(肥胖)這樣的字眼。英國專家發現,在英國,15~24歲的女孩最容易出現自殘和自殺的行為。美國新近公布的統計數據也顯示,美國年輕人持槍自殺案件數量的增加,目前自殺取代了他殺,成為導致兒童和青少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車禍。而在中國,已經有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也警告自殺問題低齡化的嚴重性。

  孩子想用外表的痛苦壓住內心的痛苦

  記者采訪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心理科余金龍主任。在他看來,孩子采取自殘行為,往往是想用外表的疼痛壓住內心的痛苦,這也是他們自殘時不覺得傷口疼痛的原因。他們對生命缺乏敬畏感,對死亡的含義和死亡的後果大多沒有認真去思考過,並不了解甚至想都沒想過自己的行為會給家庭帶來多麼巨大的傷害。孩子通常要到10歲左右才會對自殺的後果有所害怕。“現在小升初的孩子,比較多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媒體也報道過,有孩子面對考試壓力,因為學業問題跟家中長輩吵嘴,一沖動就直接從陽台縱身跳下了。”余金龍說,“沖動型的自殺行為在中國占的比例比較高,尤其是農村地區。追究原因,主要有六個方面:一是來自學習和人際關系的壓力和困擾,家庭方面對孩子影響最大的就是父母關系不和;二是孩子抗壓能力差,承受不了來自外部環境的壓力,這通常跟家裡過於寵愛、過於保護有關;三是從小被寵慣了,一旦到一個不以他為中心的環境中,就不適應了。如果有人不順著他,不照顧他,就覺得世界對他太不公平。如果周圍稍有對他不好就很生氣,就要報復。自殺在某種角度看也是一種報復;四是沒有責任感,不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也缺乏對生命意義的理解和教育。而家長們往往是只看中學習成績,沒有真正培養和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五是社會變革巨大和快速工業化,破壞了原有的價值和信仰體系,新的價值和信仰體系又尚未建立好,導致年輕人心靈空虛,存在缺乏價值感。六是兒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問題增多,特別是抑郁症、焦慮症等。

自殺成青少年第二大死因 親子溝通最重要

  雙向抑郁,青少年高發

  余金龍指出,除了沖動型的自殺,是因為抑郁症,尤其是雙相抑郁問題引起的。“雙向抑郁,本來就是青少年高發的心理疾病。在其中,確實女孩的抑郁、焦慮和雙向障礙比較多。因為痛恨自己肥胖而引發的自殺事件,很可能是一個雙向抑郁的孩子。這種孩子的自殺率非常高,往往有進食障礙,在意自己的體形,在乎周圍人的評價看法,或者會有網絡依賴。他們一旦有自殺的念頭,往往很難動搖。所以很多抑郁症孩子的自殺行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跟那些一時沖動的孩子不同。”余金龍說,“病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或許會有基因的原因,而造成五羟色胺分泌減少;也有後天教育的原因,家長和老師不科學的教育導致孩子過於追求完美。”

  抑郁症問題已經越來越多被普通公眾認識。同樣的,抗抑郁藥物的使用量也已經越來越大。“過去十年間,抗抑郁藥物的使用量總體是越來越大。單就我們醫院,即便現在是更謹慎的處方用藥,現在開出的抗抑郁藥物也是十年前的十倍之多。”余金龍說。但他也指出,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在臨床上,如果抗抑郁藥物使用不當,讓有潛在雙相可能的抑郁症的孩子,錯誤服用過多抗抑郁藥物,反而有可能會激發孩子躁狂的一面,使病情復雜化,治療難度增加,孩子自殺的可能性也增加。

  自殺不一定是真想結束生命

  如何及時注意到孩子傳遞出的危險信號,拯救孩子的身心?愛爾蘭資深兒童問題顧問莉斯·奎詩(LizQuish)最近將自己20多年處理兒童問題的經驗總結成書出版。她為家長們傳授經驗:“兒童、青少年采取自殘或自殺行動,並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想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更多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和釋放內在的焦慮和痛苦情緒。12歲以上的青少年更多要經歷與‘自我挫敗綜合征’鏖戰的情況。‘自我挫敗綜合征’的表現有很多方面,例如很多來找我的孩子都會感到焦慮、恐懼、疲憊、透支,感到憤怒和被孤立,對自己和自己的能力持消極否定的態度,被絕望感包圍。他們看不到事情美好的一面,被無用感包圍。孩子們不知道該如何驅散這些‘小鬼’,它們的糾纏對孩子們而言也是致命的,繼而對家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這些情緒並不是心理精神疾病,而是心理上的痛苦困境。我們對孩子們的幫助是立體綜合的。我們會關注這些出問題孩子的生活方式、營養狀況,會用多種輔助方法,比如談話治療、運動,社區的社工也會為孩子提供幫助。”

  余金龍則提醒家長,如果孩子經常逃學、人際關系不好,微信、QQ留言中出現一些陰暗負面的表達,講一些離別的話,家長們一定要重視。這些可能是孩子無意識地在發送一些向外呼救的信號,他們自己是無力從中自拔的。“有一個雙向障礙的孩子,有一段時間經常打電話、發短信給我,老來診室找我,孩子和家長都沒有跟我提有任何病情的加重,當時我忙著給其他病人問診,沒有意識到他其實是在向我發出求救的信號,突然一天,他采取了自殺行為,好在搶救了過來。”余金龍說。在他看來,孩子身邊的家人、朋友都應對這些信號敏感一些,及時向他們伸出救命的手。

  首先要感受孩子的痛苦

  如何才能貼近孩子的內心呢?這對很多家長而言都是頭疼的問題。“比如在孩子跟人打架,哭著回來的時候,我們家長該如何做才好呢?有些家長一回來就展開教育或批評,這樣做順序錯了,孩子大多不接受或很難接受,甚至會頂撞家長。正確的做法是,首先,家長要主動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並把你能體會到孩子的痛苦和委屈告訴他。這樣孩子很快就能平靜下來,並願意跟你交流。這時再慢慢問清楚事情經過,搞清楚事情原因了之後,再進行教育和引導。跟孩子溝通時,謹記要遵循這樣的順序。”余金龍說。

自殺成青少年第二大死因 親子溝通最重要

  家長如果能貼近孩子的內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體會孩子內心的苦與樂,這樣孩子也學會了去感受自己和他人內心的感受,孩子的同理心就建立起來了,就不會有自殺孩子那種孤獨和無助的感覺。

  相對而言,抑郁症冬天比較高發,而自殺問題則在春天比較多。余金龍指出:“新年伊始,一年之計在於春,很多壓力因素會撲面而來。在這個季節很多人容易被壓力壓垮。孩子們則面臨新學期開學節後綜合征的問題,在假期放松後,回歸充滿壓力的學習環境,是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發生的。”

  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要適當放養

  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余金龍建議家長,不要過度保護孩子,適當放養。“讓孩子從小融入社會,去經歷磨砺和挫折,讓孩子碰碰釘子。”余金龍說,“多數心理壓力來自人際關系,現在的孩子表面上看起來什麼都會,但在應對人際關系方面,實際上並不如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我們小時候的人際關系是復雜的,七大姑八大姨,見得多,自然就會學得多。現在孩子的家庭內人際關系則太單純,三口之家組合出來的關系是六種。當真正進入社會時,我們要面對的是復雜得多的關系。越早讓孩子社會化,接觸不同的人,建立不同類型的關系,越有利於他們成長。”

  余金龍也強調責任感的重要:“要讓孩子從小做事或做家務,培養他們的責任感。而培養孩子責任感和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讓他們獨立思考,獨立決定,獨立行動,獨立承擔後果。生命價值和意義的教育,也應該更早點對孩子展開。可家長往往只關心作業做得怎麼樣。其實,重要的是讓孩子體會到,不管他們學習如何,胖瘦美丑怎樣,他存在的本身,健康、開心地活著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因為人在外地,我每年看望父母的機會很少,但父母知道我很好,就會安心。我因此確認自己的生命是有價值的並愛惜自己。孩子們能認識到這一點,就不會輕易采取不負責任的選擇。”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寶寶不肯睡覺哭鬧不停怎麼辦?

1、嬰兒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出現腹脹、腹痛、排氣多,引致睡眠不安、易哭鬧等,但不影響嬰兒的生長,也就是說體重長得好,甚至因為寶寶頻繁哭鬧,讓爸爸媽媽以為是餓了,所以就頻繁喂養,結果導致寶寶體重增長過快反而變胖

小兒感冒疾病的治療誤區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身體是非常的弱的,所以孩子一旦生病的話都是非常的嚴重的,而且有些父母會比較的著急從而在一些治療上面特別容易做錯,孩子患上感冒之後,將會受到相當嚴重的傷害,而且會給患兒帶來較多的痛苦,媽媽們要將感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