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了怎麼辦?趕緊送醫吧。送醫前別忘了帶好必備物品,並給寶寶做好防護措施。孩子孩子看病,家長一定要做好以下幾件事:
1.帶好必備物品
醫保卡:醫保卡的作用就是為了應付高昂的醫藥費,要是把醫保卡忘掉,媽媽還可能要花上一筆錢去給寶寶治病。上醫院之前要了解清楚哪些藥物是在醫保范圍內,哪些藥物是不在醫保范圍內的。
病歷本:病歷本是記錄寶寶過去的生病的一本小冊子,因為它是醫生對患者引起疾病的原因、發生與發展過程、治療、轉歸以及既往健康狀況、家族病史經過詢問。但是醫生面對空白的病歷本,不能很好地針對寶寶個體,易將重點漏掉。
疫苗記錄本:寶寶接種疫苗的具體過程和劑量都要給醫生看清楚,因為某些藥物在接種疫苗後的一段時間是不宜服用的。所以把接種記錄給醫生看看,對於寶寶正確用藥非常重要,媽媽們可要多留個心眼才行。
水杯:寶寶感冒、發燒了,身體嚴重脫水。帶寶寶去醫院一定要自家的水杯帶上,醫院的傳染源較多,飲水機的水雖然說是經過消毒的,但是出口水的細菌還是有的。由此可見,為了寶寶的健康,一定要將其水杯帶上裝好水。
紙巾:紙巾可以用來給寶寶擦擦嘴,若是因感冒流鼻涕了,也可以用紙巾幫寶寶擦鼻涕。除了帶干紙巾外,還要帶上濕紙巾哦!濕紙巾還能保持寶寶屁屁的干爽和潔淨,如果是發燒的寶寶,還可以作為臨時物理降溫之用。
毛毯及備用衣物:在將寶寶送往醫院的途中,可帶上一張毛毯或備用衣物。冬天的時候寶寶睡著了,可以給寶寶蓋著保暖。寶寶易出虛汗,要及時擦汗,如果寶寶衣服汗濕了要及時更換。以免寒氣進入,加重病情。
2.家長情緒不要急躁
家長覺得,帶孩子到醫院來看了,或者孩子發高燒,醫生給打了點滴了,就應該好了,不應該有問題了,其實不是這樣的。疾病的恢復都有一個過程,有時間限制。一般說感冒這樣的疾病,整個的療程,從發病到痊愈,應該是5-7天,如果再有合並感染,比如肺炎、支氣管炎,病程就更長了。所以家長不要著急,醫生給開了藥,按時吃藥,注意觀察孩子的症狀,如果有異常狀況出現再行就醫。
3.做好防護措施防交叉感染
醫院是病人聚集的地方,因此建議家長帶孩子看病時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以防止孩子發生交叉感染:
給孩子戴上口罩,如果孩子能聽話,戴口罩是一個最直接而且方便的防止交叉感染的步驟;
教孩子在醫院不要亂摸,回到家裡要馬上洗手;
比較大的孩子,能夠經常漱漱口;
家長也要做好防感染措施,以免家長感染回家再傳染給孩子。
4、別將孩子背在後面
有的家長習慣將孩子背在後面,但這種方式不好照顧寶寶,如果寶寶發生嘔吐、呼吸不暢等意外狀況時家長不易察覺。因此,建議帶孩子看病時,將孩子抱在手上,或采用前背的方式,以便及時觀察孩子的病情。
![]() |
了解尿布疹的形成過程
尿布疹又稱尿布 |
![]() |
教育孩子不可隨便“嚇唬”
有時候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被逼得實在沒辦法可能就會說:“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這下,孩子就乖乖地就范了。其實,哪個父母會忍心不要自己的子女,這不過是嚇唬孩子罷了。 有些父母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