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生活條件改善了,父母也總會給寶寶喂養最好的食物,但是為什麼營養不良的孩子卻越來越多呢?寶寶營養不良的原因是什麼呢?其實父母喂養方式不當也有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導致嬰兒營養不良的5種喂養方式
錯誤的喂養方式一、不給寶寶喂奶粉,喂米糊
如果母親沒有母乳喂養寶寶,那應該選擇嬰兒乳制品喂養寶寶。有的父母覺得奶粉不夠安全,所以選擇給嬰兒喂養米糊,這個是很不正確的做法,常常會導致寶寶發生營養不良的狀況。米糊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並不足,無法滿足寶寶的身體需求,長期喂養米糊會導致嬰兒的營養跟不上。其實父母只要選擇品質足夠好的奶粉,同樣也可以確保嬰兒的健康。
錯誤的喂養方式二、只喂養母乳,不給寶寶添加輔食
很多人覺得一周歲以內的嬰兒只要喂養母乳就可以滿足嬰兒日常的營養需求,所以在一周歲內都不給嬰兒添加輔食,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母乳的質量也是因人而異的,有一些母乳質量有問題,不能夠給嬰兒提供足夠的營養,這個時候就應該及時給孩子添加輔食。一般4個月以內的嬰兒可以選擇添加乳制品。到5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喂養一些菜泥,6個月大的時候可以喂一些魚肉。寶寶8個月的的時候可以給他們喂食一些豆腐、動物血和肝泥。給寶寶添加固體食物對於嬰兒的營養吸收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也不要只給嬰兒喂湯水。
錯誤的喂養方式三、頻頻更換奶粉品牌
嬰兒對於奶粉的口味有一段適應期,有一些父母發現孩子不愛吃奶粉就頻頻更換,其實寶寶不喜歡吃某個品牌的奶粉只是一時的,等寶寶適應了這種口味之後就不會再排斥。頻頻更換奶粉不利於嬰兒吸收蛋白質,所以父母一旦認定某種品牌的奶粉品質,就應該堅持給嬰兒食用,這樣更有利於嬰兒對蛋白質的吸收。
錯誤的喂養方式四、奶粉和迷糊一起沖調
有的父母覺得將奶粉和迷糊一起沖調給寶寶喝會更有營養,其實不然。沖調奶粉不當也有可能會導致嬰兒對蛋白質的吸收不全,父母最好就按照奶粉包裝上的劑量沖調奶粉,如果添加的奶粉過量,不但不利於寶寶對營養成分的吸收,也有可能會造成胃腸和腎髒的負擔。如果奶粉沖調得太稀,又會導致蛋白質的含量不足,所以除非是經過仔細計算營養成分之後,按比例沖調的奶粉和迷糊,不然沖調出來的效果反而沒有配方奶粉的好。
錯誤的喂養方式五、父母喂養寶寶沒有耐心
有一些父母不夠細心,也沒有耐心,對於寶寶的身體狀況也不夠關心,沒有重視喂養的過程和方式。有一些父母覺得孩子餓的時候就喂養奶粉,這樣一來父母也不知道寶寶每天喝了多少奶粉,有時候太多,有時候會太少,這樣容易導致寶寶發生營養不良。父母可以記住每天的喂奶時間和數量,這樣可以方便准確的掌握孩子的食量。還有喂養的奶瓶要及時清洗和消毒,保證衛生也很重要。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鵝口瘡是什麼?
鵝口瘡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鵝口、雪口、鵝口疳、鵝口白瘡。是由真菌傳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見於嬰幼兒。 鵝口瘡是口腔潰瘍的一種。主要發生在新生兒身上。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 什麼是鵝口瘡 |
![]() |
小兒暑熱感冒不宜用藿香正氣
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喜蓮介紹,近一周該院兒科門診量增多,以暑天感冒症狀來就診的患兒最多,腹瀉、濕疹則是這幾天兒科門診中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病症。醫生提醒家長用藥前要先認清寶寶的症狀,對症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