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大多十分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但不知爸爸媽媽們是否意識到,鼓勵性的言語說得不恰當也可能破壞了孩子的自信心呢。這裡我們列舉了幾種聽起來沒錯,但實際上對孩子成長不利的鼓勵之辭,希望引起爸爸媽媽足夠的重視。
一、6歲的女兒從幼兒園回來,抱怨她的小伙伴“太自私”。
錯誤回答:媽媽完全了解你的感覺。
事實上,你不可能了解她的感受。因為她是你心愛的孩子,你心疼她,你怎麼可能完全了解她的感受?自然,你是想告訴她,媽媽理解她,並且想讓她知道憤怒、難過之類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你這樣的安慰更容易激怒孩子,孩子會覺得你這麼說是覺得他經歷的事情很正常,她的不快不僅沒平息,很可能,以後她什麼都不願告訴你了。
正確做法:從問一些簡單的問題著手,了解事情的全過程及細節,讓孩子覺得自己被理解比簡單的安慰有效得多。
二、兒子剛剛同小伙伴玩了回家卻宣稱:“我一點也不喜歡明明。”
錯誤回答:“不可以這麼說,明明是個好孩子。”
你只是不希望孩子對他人過分地指責,或許事實上明明真是一個可愛的好孩子,也或者你同明明的媽媽是好友,你希望兩個孩子相處愉快。不過在這時候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去“喜歡”別人是不對的,這等於是輕易地否認他對小伙伴的判斷力,很可能抑制他今後判斷人、發展人際關系的能力。
正確做法:認識到你的孩子不喜歡另外一個孩子總有他的理由。還是同孩子聊聊吧,問他:“那你今天過得不開心喽?明明對你怎麼了?他做了什麼事讓你不高興了?下次碰到他你准備怎麼辦?”通過這種方式來鼓勵孩子。
![]() |
如何讓寶寶遠離“鼻涕王”?
寶寶7個月了,出生時從母體中帶來的免疫力逐漸減弱,感冒開始成了常客,寶寶的小腦袋上又有了一個新的“頭銜”——小小鼻涕王。其實造成寶寶流鼻涕的原因很多,爸爸媽媽們要 |
![]() |
吉林幼兒園喂藥擬明確禁止
目前,吉林全省學前教育機構(含中小學附設幼兒班)5975個,其中獨立設置幼兒園3808所,在園(班)幼兒44.2萬人,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為71%。 然而,學前教育仍是我省國民教育體系的薄弱環節,學前教育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