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如何建立孩子的防拐意識?

如何建立孩子的防拐意識?

  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我們需要給予他們自由的成長空間,不能過多地限制;而為了孩子的人生安全,我們又需要限制他們。

  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呢?

  1、家長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之間和諧的關系,可以避免因沉浸於相互之間的沖突而忽視對孩子的照顧。同時,也可防止孩子因家庭的內部矛盾而產生想逃離家庭的沖動。此外,和諧的家庭氛圍能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有利於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價值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擁有較高的心理能量,來抵制外界的誘惑和應對危險。

如何建立孩子的防拐意識?

  2、面對不同階段的孩子,家長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培養孩子的防拐意識。對於嬰兒期的孩子,家長需要認真觀察寶寶,對寶寶的哭鬧給予及時反應,帶寶寶外出時,最好用嬰兒背帶將寶寶背在身上。

  對於幼兒期(2-6歲)的孩子,家長要教給孩子以下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1)家人不在場的情況下,不吃他人給的東西;2)跟他人外出時,需要告訴家長。這裡的“他人”包括老師、親戚或鄰居等。這一點,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在外出和回家時告訴孩子;3)遇到危險而家長不在身邊時,求助軍人、警察或人群;4)牢記家長的電話和家庭住址。這些防拐意識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灌輸給孩子。家長最好能定期抽時間以游戲的方式跟孩子模擬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景,培養孩子對危險情景的辨別能力和應對能力。

  對於學齡期的孩子,家長需要加強跟學校老師的溝通,請孩子信任的老師宣傳一些安全知識。同時,家長也可跟孩子討論如何應對危險的情景,肯定孩子對的思路,對於孩子不恰當的想法表示理解並進行引導。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在充分尊重孩子心理獨立的基礎上,建立其防拐意識。如在孩子放學或外出時,家長可與孩子約定回家的時間,突發狀況也需及時告知。此外,同性父母要開始有意識地與孩子溝通性方面的生理和心理知識,或者提供給孩子相關的科學知識,以免孩子在這方面產生誤區而被騙或誤入歧途。

如何建立孩子的防拐意識?

  3、家長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良好的親子關系能讓孩子對家長產生信任感,樂於跟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便於家長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和引導。可以說,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建立防拐意識的有效保障。

  4、家長要積極學習相關的安全常識。家長可查閱相關的資料,學習如何辨別孩子身邊的危險因子,讓孩子形成避開危險點的行為習慣。同時也應了解當孩子真的發生危險時該如何應對。危機事件過後,家長也需要關注自己與孩子的心理健康,必要時可求助心理咨詢專家進行干預。

  孩子健康成長,需要一個和諧安全的環境。這需要家長、學校與社會的共同努力。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懲罰孩子不要說“不要你了”

“你再調皮,媽媽就不要你了!”這是很多家長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時經常說的一句話,甚至有的家長還故意藏起來,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種行為後,媽媽才出現在孩子面前。然而,這個被很多家長慣用的招數,對

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及療效評價

【診斷依據】  發病前1 ̄3周有低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2.典型的皮膚紫癜。3.可有腹痛及累及關節、腎髒的改變。4.受損部位組織學檢查有過敏性血管炎表現。5.能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炎。  【治療原則】  病因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