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寶寶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寶寶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手裡的果凍被搶了,寶寶無辜地回過頭,望了望身後的媽媽。媽媽苦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與教育孩子以暴制暴的家長不同,一些家長在處理寶寶被欺負的問題時,顯得比較保守。他們認為,雙方都是孩子,訓斥哪一方都不好,如果找對方家長或老師理論,又顯得有點“小題大做”。

  可是,寶寶被欺負的情況仍在繼續。到底該怎麼辦?寶寶不明白,家長也不明白。

  中庸派

  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問題

  與“激進派”的家長不同,“中庸派”的家長在處理孩子被欺負的問題時,顯得較為理智。

  錢女士認為,當孩子被欺負時,首先應該從自己孩子身上找問題,決不能強行要求他“打回去”。一般來說,孩子平時所受的欺負,無非就是被小朋友推了一把,如果沒有嚴重的傷害,父母完全沒必要大驚小怪。

  有一次,女兒王月在學校被人欺負了。錢女士得知後,和愛人王先生一起對王月進行了“心理按摩”,消除王月的不安感。

  王先生對王月說:“如果有人欺負你,你要堅決地說:‘我不喜歡你。’然後,可以走開,如果對方繼續欺負你,你可以告訴老師,或者尋求其他朋友的幫助。”

  找老師做思想工作

  海口金竹園小區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孩子亮亮一出門總受欺負,幾乎每天回家後都會說,哪個小朋友又推他、打他了。

  陳女士一開始不信,有一天去幼兒園,發現亮亮一個人一聲不響地抱著一個玩具,沒和別人玩。不一會兒,幾名男孩子走了過來,亮亮一言不發,默默地把手裡的玩具送到對方手裡。

  陳女士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認為,正是因為亮亮的懦弱,才導致被人欺負。但若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只會讓亮亮養成不文明的習慣。

  後來,陳女士找到老師溝通,一起做亮亮的“思想工作”,讓亮亮走到同學們當中去,一起玩,多交朋友。

  如今,亮亮在幼兒園裡很受歡迎,上個月過生日時還請來了一些同學。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亮亮再也沒受過欺負。

  數字:

  26%的人把寶寶被欺負的原因歸結於寶寶太懦弱,55%的人認為對方太霸道、不講理,19%的人認為這兩種原因都有。

  45%的人表示,小孩子都不懂事,用武力或說理都難以解決問題,他們傾向於找老師或對方的家長,以達到教育的目的。10%的人表示,為了培養孩子獨立處事的能力,會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

  在孩子被欺負後,有些父母氣得失去理智,認為自己孩子無能,就教訓、嘲笑、甚至打罵,而受欺的孩子本身已經很沮喪,再被父母責罵,可能導致以後受欺負就不敢告訴父母。若孩子不向父母傾訴苦衷,不幸是雙重的:既得不到親情的撫慰也得不到父母的指教。

  孩子被欺負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如果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就找欺負人的孩子教訓一番,或者責怪對方家長以及老師,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有些家長責怪自己的孩子過於膽小,“其實,對於膽小的孩子,一方面是由於天性,跟遺傳有關,一方面是後天形成的。”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專家曹子芳說,父母不應在孩子面前說他膽小,可以在具體的游戲和生活當中讓他慢慢膽大起來。比如帶孩子出去玩,讓他慢慢接觸其他不同類型的孩子,適時鼓勵孩子好的表現,樹立其自信心。

  保守派

  除了安慰別無他法

  家住南沙路的林靜芳經常帶1歲零8個月的女兒芊芊到附近的幼兒園門口玩。林靜芳說:“這是學前熏陶。”

  上周星期三的上午,記者在一家幼兒園的門口遇到了林靜芳和芊芊。芊芊長著一雙大而圓的眼睛,睫毛特別長,不胖不瘦,相比其他同齡的寶寶要矮一點。

  芊芊的小手攥著果凍,趴在幼兒園的門口,目不轉睛地望著園內在木馬上玩耍的小朋友。突然,一位小朋友跑過來,搶走了芊芊手中的果凍。芊芊不哭不鬧,很無辜地望了望身後的媽媽。

  林靜芳說,無論熟悉的還是陌生的小朋友,只要向芊芊伸手要東西,她都會乖乖地送上去。芊芊越是這樣,其他的小孩子就越欺負她。林靜芳苦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搶走芊芊果凍的小朋友叫小牛,這一幕也正好被小牛的媽媽王重陽看到。王重陽顯得十分不好意思,她告訴記者,小牛長得比較壯,力氣也大,經常怕兒子不知輕重弄傷別人。為此,她經常告訴小牛,不要搶別人的東西、不許和別人打架,可兩歲的小牛根本不理會這套。

  正在談話間,小牛突然抓住芊芊不放,連拽帶拉從後面把芊芊緊緊摟住。芊芊嚇壞了,大聲哭著喊:“媽媽,媽媽……”後來,在媽媽們的幫助下才將兩人拆散。

  林靜芳心疼地抱起芊芊,安慰她不要哭。林靜芳說,一起玩耍的都是小寶寶,作為母親她也不能呵斥別的孩子,只能是安慰芊芊,沒有別的辦法。

  不知道如何教導孩子

  吳女士的女兒陳紅今年2歲。有一天,女兒告訴她,每天中午在學校都睡不好覺,因為一個同床的小女孩很喜歡把腦袋枕到她身上,說那樣睡起來比較舒服。

  陳紅對媽媽說:“那女孩很厲害,有點怕她。”如果陳紅稍微動一下她,那個女孩就會哭,然後老師就會過來批評陳紅,所以陳紅都是忍氣吞聲,每天中午都沒有辦法入睡。

  對此,吳女士坦言:“不知道該如何教導女兒。”

  周太太說,她的孩子3歲半,在幼兒園表現很乖,從來不和小朋友爭玩具。而周圍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強悍”,常常為了爭玩具而動手。每次,她的孩子都把玩具乖乖讓給別人。

寶寶被欺負了,家長應該怎麼處理

  “我的兒子太與眾不同了,挨了別的小朋友的巴掌,連哭都不哭,更別說還手了。雖說不能用還手解決問題,可以後總受欺負該怎麼辦?”周太太說。

  數字:

  12%的人在接受調查時表示,擔心采取過激的方式會教壞孩子,或者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但不采取任何措施又怕孩子總吃虧。面對孩子被欺負怎麼辦的問題,他們的回答是“不知道”。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和事,如果選擇一味地回避,會使孩子失去很多體驗生活以及成長的機會。

  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弱,家長應該適時教育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以利於孩子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分析

  讓孩子教育孩子

  寶寶被欺負後,家長應該怎麼做?是找到欺負寶寶的孩子訓斥一番?還是找到老師或對方家長理論?還是叫寶寶以牙還牙,以武力討回公道?或者躲在一旁,回避矛盾?

  上述處理方式都有失偏頗,讓寶寶自己學習解決問題才是最佳方案。

  家長無需對寶寶間的沖突過於擔心,更不要將孩子之間的矛盾上升為家長之間或家長與對方孩子之間的“戰爭”。對欺負人的孩子,只能是教育為主,如果不奏效,則可以再向老師或對方家長反映。

  孩子受欺負,正是培養孩子學會寬容的好時機。父母可以告訴寶寶:“不要怕他,因為你越怕他,他就越欺負你”,“不要以牙還牙,因為打人是錯誤的,如果你也打人,你也錯了”。許多矛盾都是可以調和的,孩子間的矛盾尤其如此。

  此外,家長應該教寶寶如何保護自己。比如教孩子在遇到攻擊時,選擇迅速離開,避免受到二次攻擊,盡快向周圍成人尋求幫助。

  有時,僅僅選擇離開還是不夠,還可以教寶寶在受到攻擊時保護好自己的關鍵部位,如頭、臉等,推開或者抓住對方的胳膊,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威嚴。

  沖突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必要的體驗,如果讓孩子遠離沖突,事事袒護孩子,甚至越俎代庖,替孩子進行決策,將導致孩子與人交往能力的缺乏。

  因此,這方面父母盡量不要直接指導和干預。讓孩子多和各種不同特點的孩子交往,孩子會通過觀察、模仿和實踐,學到更多處理問題的方式。

  “讓孩子教育孩子”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法,這種作用是父母不能替代的。

  家長在必要時“出馬”

  很多時候,孩子前一分鐘還是‘敵人’,後一分鐘又成了玩伴,這說明,孩子間的沖突大多可以在沒有成人干預的情況下自行解決。當然,家長也不能對孩子間的沖突放任不管,通常,家長的出現應該“及時”而“必要”。

  比如,當沖突很平靜時,家長首先要弄清孩子沖突的程度,一般的打鬧和推搡,只要不出現相互傷害的局面,家長不要急於介入,以免剝奪孩子獲得社交經驗的機會。

  如果孩子自主解決了,家長可以不問,但需要事後問他們是如何解決的。因為孩子年齡小,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家長應該適時指導。

  當孩子間的矛盾即將升級或明顯有人會受到傷害時,家長則應該及時制止沖突,讓雙方平靜下來,讓他們說說各自的理由,再讓孩子互換角色,引導孩子理解對方。

  家長還可提出建議,讓孩子把自己的行為同某一行為准則或其他小朋友的表現進行比較,讓孩子判斷自己的言行是對是錯,然後引導孩子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矯正孩子攻擊性行為

  盡管孩子間的沖突大多數是“友好”的,但也有一些例外,這種例外便是明顯帶有攻擊性的行為。育兒專家林怡分析,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基本有以下3種原因:

  一是學習、模仿而來。有些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拳腳相加,或對孩子進行打罵,對孩子起了示范作用,一些武打影視作品的影響也很大。

  二是如果孩子某次無意中使用武力達到了某種目的,他就會錯誤地把成功歸結為攻擊行為,導致以後常常出現攻擊性行為。

  三是當孩子的某種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被人忽視時,往往會通過打人、鬧事來宣洩不滿,以引起父母或老師的注意。

  找出攻擊性行為產生的原因,便可以對症下藥。

  對於以身示范的父母,要改變常用體罰的方式,並避免在孩子面前出現激烈沖突。當孩子發生攻擊性行為時,要收繳他的“戰利品”或使之受到懲罰,比如搶來的玩具,父母一定要將玩具還給別人。孩子用打罵來表達某種要求時,父母要細心觀察,以便了解孩子的內心,並告之其正確的表達方式。

  當寶寶面對校園“小霸王”時,除了正當的防衛,還應該怎麼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在《告訴孩子自救自護119招》中給出了如下建議:

  1、不卑不亢,不怕他;2、在他做壞事時,義正嚴詞地告訴他這樣做遲早是會犯法的;3、團結廣大同學,齊心協力譴責這些違反學校紀律和行為規范的行為;4、不歧視他,設法了解他的家庭和性格,想辦法給他幫助。

  手記

  不當的教育是錯上加錯

  很多家長都喜歡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世界,把孩子間的矛盾看成是大人間的矛盾,孩子受欺負了,大人也會覺得丟臉。於是,想方設法挽回“尊嚴”,結果可能會出現:兩個小孩打架了,沒過兩天和好如初,可兩方的家長卻從此不相往來。

  不懂孩子的世界,何談教育孩子?

  從教育孩子的方式上,也反映了家長自己面對沖突的態度,要麼以暴制暴,要麼讓第三方當裁判,要麼忍氣吞聲。

  自己都不懂如何處理矛盾,何談教育孩子?

  另一方面,有些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孩子受欺負了,認為一定是對方的問題。長此以往,孩子將會認為自己的錯誤是對的,到時再想轉變,恐怕為時已晚。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孩子“幫廚” 到底有哪些好處

一定程度地解決孩子的挑食毛病何女士(孩子5歲)  孩子挑食是父母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而我家偏偏就有一個這樣的挑食娃,從兩歲多開始,他就明顯有了自己的飲食喜惡,不喜歡吃的東西,堅決不吃,喂到嘴裡了,還要吐出來。後

哪些飲食讓寶寶防治胃腸和口腔等疾病

口腔衛生  刷牙是保持口腔潔淨、防止口腔疾病、遠離口臭最有效的方法。1歲以下的嬰兒,在哺乳後或每天晚上,媽媽應用紗布蘸溫水清潔寶寶口腔,或者哺乳後喂些溫開水沖洗口腔;1歲以上寶寶不妨在每天晚上喝些溫開水,或用淡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