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究竟是什麼,真會有害健康嗎?“世界各國的研究專家對阿斯巴甜及其代謝產物做了大量毒理學實驗,結果表明阿斯巴甜及其代謝產物的安全極限量遠遠大於人們日常可能的吸收量。”河北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副教授田益玲明確告訴記者,阿斯巴甜是一種非常安全的食品甜味劑。
能在口腔中產生甜味,但不參與機體代謝
1965年,美國Searle公司的Schlatter在合成藥物時,無意中舔了一下濺到手指上的中間產物,卻嘗到了遠遠高於蔗糖的甜味,這就是人工合成甜味劑——阿斯巴甜的誕生。1981年,美國政府批准了阿斯巴甜的食品添加劑地位,此後又陸續被世界各國所承認。截至目前,這種甜味劑廣泛運用於飲料、雪糕、糕點、糖果等食品或飲料中。
在食品或飲料中,為什麼要添加這種人工合成甜味劑?原來,傳統的食品工業主要以糖類作甜味物質,但其熱量高,易引起心血管並肥胖症和齲齒等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中蔗糖含量很敏感,但又不太適應低糖或無糖食品,因此就有了對這種人工合成甜味劑的需求。
“人工合成甜味劑雖然在口腔裡產生甜味,但不參與機體代謝,大部分經口攝入後全部排出體外,也不提供能量,特別適合糖尿病人、肥胖者和老年人等消費者。”田益玲介紹,人工合成甜味劑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分解失效,而且在等甜度的條件下,價格均低於蔗糖,因此被廣泛應用到食品和飲料中。
據介紹,目前常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劑有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鉀、三氯蔗糖、紐甜、阿力甜等。田益玲表示,一種化合物要成為食品添加劑,必須經過嚴格的毒理學實驗,只有通過了嚴格的毒理學實驗才能成為添加劑,所以這些人工合成甜味劑都可以放心食用。
棄用阿斯巴甜,更多是出於成本和口味上的考慮
據了解,目前,世界各國的權威機構幾乎都認可了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兩次對其安全性進行評估,他們認為每公斤體重40毫克為安全攝入水平,這相當於一個成年男子每天喝20罐可樂、女人每天喝15罐。
“我們通常用每日允許攝入量值表示甜味劑的安全性,而阿斯巴甜安全攝入值遠遠大於人們日常可能的吸收量。”田益玲表示,阿斯巴甜作為高倍甜味劑添加量很少,一般人食用含有該添加劑的食品或飲料不需要注意什麼,只是苯丙酮酸尿症患者應該盡量少食。“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遺傳病,患者不能足夠代謝苯丙氨酸,所以必須要控制含苯丙氨酸的食品,不僅包括阿斯巴甜,也包括牛奶、魚肉等含有苯丙氨酸較高的食品。”
既然不存在安全性的問題,那麼百事可樂棄用阿斯巴甜的目的是什麼?“目前,沒有具體的實驗或數據證明三氯蔗糖和乙酰磺胺酸鉀在安全性上比阿斯巴甜更高。”田益玲認為,百事可樂用三氯蔗糖和乙酰磺胺酸鉀復配代替阿斯巴甜更多是與可口可樂競爭的結果。

“1980年,可口可樂使用成本較低的高果糖漿來調節可樂的甜味,3年後百事可樂也采用;1984年百事可樂用阿斯巴甜代替糖精,6個月後可口可樂也采用了。”田益玲表示,從歷史上看,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經常會采用不斷調整配料的方式。
據介紹,三氯蔗糖是1998年開始批准使用的人工合成甜味劑,但是很長的一段時間,由於其加工成本較高,應用不太廣泛。“這次百事可樂用三氯蔗糖和乙酰磺胺酸鉀復配代替阿斯巴甜應該是成本和口味上都有一定的優勢才作出的決定。至於說阿斯巴甜安全性的問題,這可能更多是一種營銷手段。”田益玲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