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對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准體重20%的兒童,稱為小兒肥胖症。超過20-29%為輕度肥胖,超過30-49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
一、小兒肥胖的原因
肥胖症是指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准體重20%者。醫學上對體重超過按身長計算的平均標准體重20%的兒童,稱為小兒肥胖症。超過20-29%為輕度肥胖,超過30-49為中度肥胖,超過50%為重度肥胖。
(一)營養過度
營養過多致攝入熱量超過消耗量,多余的熱量以甘油三酯形式儲存於體內致肥胖。嬰兒喂養不當,如每次嬰兒哭時,就立即喂奶,久之養成習慣,以後每遇挫折,就想找東西吃,易致嬰兒肥胖,或太早喂嬰兒高熱量的固體食物,使體重增加太快,形成肥胖症。妊娠後期過度營養,成為生後肥胖的誘因。
(二)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症的發生上起重要作用。情緒創傷或心理障礙如父母離異、喪父或母、虐待、溺愛等,可誘發膽小、恐懼、孤獨等,而造成不合群,少活動或以進食為自娛,導致肥胖症。
(三)缺乏活動
兒童一旦肥胖形成,由於行動不便,更不願意活動,以致體重日增,形成惡性循環。某些疾病如癱瘓、原發性肌病或嚴重智能落後等,導致活動過少,消耗熱量減少,發生肥胖症。
(四)遺傳
因素肥胖症有一定家族遺傳傾向。雙親胖,子代70%~80%出現肥胖;雙親之一肥胖,子代40%~50%出現肥胖;雙親均無肥胖,子代僅1%出現肥胖。單卵孿生者同病率亦極高。
(五)中樞調節因素
正常人體存在中樞能量平衡調節功能,控制體重相對穩定。本病患者調節功能失平衡,而致機體攝入過多,超過需求,引起肥胖。
二、小兒肥胖的症狀
1、本病以嬰兒期、學齡前期及青春期為發病高峰。
2、患兒食欲亢進,進食量大,喜食甘肥,懶於活動。
3、外表呈肥胖高大,不僅體重超過同齡兒,而且身高,骨齡皆在同齡兒的高限,甚至還超過。
4、皮下脂肪分布均勻,以面頰、肩部、胸乳部及腹壁脂肪積累為顯著,四肢以大腿、上臂粗壯而肢端較細。
5、男孩可因會陰部脂肪堆積,陰莖被埋入,而被誤認為外生殖器發育不良。患兒性發育大多正常。智能良好。
6、嚴重肥胖者可出現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征。
三、兒童肥胖症怎麼辦
治療任何原因引起的脂肪病,皆以飲食管理為主。調節飲食的原則如下:
1、限制食量時必須照顧小兒的基本營養及生長發育所需,僅使體重逐步降低。最初,只要求制止體重速增。以後,可使體重漸降,至超過正常體重范圍10%左右時,即不需要再限制飲食。
2、設法滿足小兒食欲,避免饑餓感。故應選熱能少而體積大的食物,如芹菜、筍、蘿卜等。必要時可在兩餐之間供給熱能少的點心如不加糖的果凍、魚干、話梅等。
3、蛋白質食物能滿足食欲,又其特殊動力作用較高,且為生長發育所必需,故供應量不宜少於2g/kg/d。
4、碳水化合物體積較大,對體內脂肪及蛋白質的代謝皆有幫助,可作為主要食品。但應減少糖量。
5、脂肪供給熱能特別多,應予限制。如油煎食物、厚味油汁及各種甜食脂肪食品,均在禁忌之列。
6、總熱能必須減少。對10~14歲肥胖兒一般可供熱量5020焦耳(1,200卡)左右,具體供應可依個別小兒實際情況而決定辦法。
7、維生素及礦物質應當保證供給。常曬太陽屬必要。
8、根據以上原則,食品應以蔬菜、水果、麥食,米飯為主,外加適量的蛋白質食物如瘦肉、魚、雞蛋、豆及其制品。飲食管理必須取得家長和患兒的長期合作,經常鼓勵患兒堅持治療,才能獲得滿意效果。
溫馨提示:研究發現,已有40%的肥胖兒並發了脂代謝異常,這些又是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膽石症的誘因。還有將近一半的肥胖兒已出現了脂肪肝。從心理學角度對肥胖兒和正常兒進行對照研究發現,肥胖兒的自我意識受損,自我評價低,不合群,比正常體重兒有更多的焦慮,幸福和滿足感差。這種自我意識受損程度隨肥胖程度增加而加重。
本文來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權益,請聯絡我們刪除。
![]() |
小兒便秘的相關護理的措施有哪些呢
小兒便秘的護理辦法: 1、飲食調節,對於吃牛奶的孩子,要適時地添加潤腸輔食,如蔬菜汁、新鮮水果汁、西紅柿汁等。一般這類水果,自己在家裡制作起來,又方便又衛生,一次不要做太多,一次做一點,讓寶寶一天吃上幾次。到 |
![]() |
寶寶睡覺不好?可能是上火了!
寶寶睡不好也可能是上火 寶寶睡覺不香?總是煩躁、哭鬧、容易醒?這種時候你當然要警惕寶寶是不是缺鈣,出現夜驚現象,但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寶寶上火了。 “在許多家長眼中,如果寶寶便秘、眼屎增多、生口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