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育兒新知 >> 家長請注意:鼓勵孩子的五大竅門

家長請注意:鼓勵孩子的五大竅門

  今天的年輕的一代爸爸媽媽吸取了很多嶄新的教育觀念,他們往往相信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要不厭其煩地誇,不遺余力地誇,要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用鼓勵強化它。”大部分父母認為孩子的好行為就是這樣鞏固下來的,因此他們鼓勵孩子的口吻總是誇張得像一個撿到珍寶的戲劇家。

  單憑多多誇獎,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見人愛”的天使嗎?在“賞識教育”的發祥地美國,也有越來越多的知識階層的父母,在反思“過分鼓勵”的害處,太多的鼓勵就像太多的糖一樣,要知道,你若想讓孩子知道“糖”的美,就不要讓他掉進糖罐出不來。

  過分及不當鼓勵的五點害處

  1.太過高調和誇張的鼓勵是無用的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媽媽的驕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現得像一個天使!”對於小於5歲的寶寶來說,這樣“抽象”的鼓勵毫無意義,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為像“天使”,哪些行為又成了爸媽的“驕傲”。既然鼓勵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寶寶的好行為,那麼表揚應該越具體越好。我們會發現,一旦我們指出孩子的哪些行為“有進步”,孩子以後會遵循這些行為規則去做事情,他就會自覺自願,我們的養育過程就會“省力而見效”。具體到某一個細節的鼓勵往往是低調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動幫媽媽鋪床,我真高興,謝謝。”“你主動幫媽媽擺放碗筷,下樓時主動攙扶爺爺,真不錯!”低調而具體的鼓勵聽上去隨意而親切,明白地告訴孩子:“這是應該養成的行為,我們是一家人,互相幫忙,這很自然。”

  具體而低調的鼓勵,聽上去才不會很“假”。

  2.過分的鼓勵引發反感和不安

  相當一部分父母誤解了“賞識教育”的基本原則,他們以為“賞識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誇孩子的理由來,甚至認為,“孩子本沒有這些長處,你誇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認,自然就會朝這個方向努力。”事情果真有這麼簡單嗎?孩子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清楚得很,他會懷疑父母這樣誇他是有他們自己的目的,“他們為了讓我乖乖就范才這麼說,他們很虛假。”為了表揚“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贊揚越多,就越頑劣。心理學家H·G·吉諾特發現,“幼兒受到過分表揚,反而會引發反感和不安。”對了,一旦孩子發現父母的鼓勵帶有“哄騙”性質,他有可能抵觸心理越嚴重。

  3.過分的鼓勵令孩子受不了挫折和批評

  心理學家H·G·吉諾特通過幼兒園中400名幼兒的行為心理調查發現,那些在3歲之前受到父母誇張式的鼓勵的孩子,進入集體生活後適應得很慢,容易情緒低落,人際關系也不佳。“因為超乎尋常的誇獎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覺,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會錯。這樣他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批評時,會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無微不至誇贊的孩子,經常到大班快畢業時還沒有喜歡上幼兒園,他也會時不時產生這樣的困感,“為什麼我把玩具撿回抽屜裡,媽媽就會誇我‘真了不起’,老師卻會批評我沒有把玩具一樣樣收進紙盒裡呢?”家庭教育對孩子鼓勵的“過分慷慨”,事實上與幼兒園的鼓勵原則形成雙重標准,這讓孩子感到迷惑,從而更有可能樂意呆在家中,而不願意留在集體活動的場景中。

  一個在生活中聽慣了好話的孩子,未來與伙伴的相處也將是艱難的,因為很明顯,同齡孩子不會對他的點滴“好處”,有父母一般熱烈的鼓勵性言辭。

  4.過分的鼓勵妨礙孩子內在責任感的形成

  過度的鼓勵往往意味著過度的關注,而在幼兒園,老師要照管三四十個孩子,不會單單關注你的寶寶,因此,在家中受到如影隨形的密集誇贊的孩子,在幼兒園往往會有這樣天真地發問:“老師,我把上衣穿好了,你還沒表揚我呢,你為什麼不誇我是天使?”“老師,洗手前我幫彬彬卷了袖子,你為什麼不誇我‘真了不起’?”表揚當然會強化好行為,但如果孩子是為了贏得誇贊而去刻意表現,好行為依舊缺乏內在動力,好行為依舊是脆弱的。

家長請注意:鼓勵孩子的五大竅門

  我們不得不承認,過多過濫的鼓勵削弱了孩子的責任感的形成,他甚至會因此變成一個“小兩面派”,大人看得見的時候是積極和無私的,大人看不見的時候就變成唯我、自私和惰性十足。

  5.過多物質激勵,生成“凡事先講條件”的秉性

  有的父母為強化寶寶的好行為,經常投其所好地用孩子喜歡的玩具、食物、童車等來“籠絡”他。這種“鼓勵”行為偶爾為之是可以的,也會為親子關系創造一番驚喜。但如果形成了習慣,反而會削弱孩子從做事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可能讓他養成做什麼事情都會索要“獎品”,並討價還價一番的毛病。比如寶寶嘗試著用小肥皂洗襪子,原本可能是因為這是一種“全新的游戲”,“很有趣”,你如果大驚小怪地為此獎勵他一輛遙控汽車,也許寶寶下次會為了洗手帕再跟你要一輛玩具汽車,而自由自在地與肥皂、清水玩耍的樂趣,反而在此功利的目的下大大地減少了。

  所以,記得不要將物質獎勵與寶寶的做事欲望掛起鉤來,下一次,他再有“嘻(洗)刷刷”的欲望,對他說一聲,“你真能干,能自己做事情了,真讓媽媽高興。再說,洗襪子本身也很有趣。”這就夠了。

  鼓勵孩子的五個竅門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鼓勵要具體、真切和低調,不要使用不著邊際的誇張口吻,鼓勵應有度。具體到我們表揚孩子的行為上,我們不妨做到:

  1.偶爾表揚就可以

  心理學家早就發現,表揚帶來的“喜悅度”,常常是跟表揚的頻密度成反比的。因此,當寶寶的好行為逐漸鞏固後,就不必經常表揚他了,免得表揚慢慢成為“雞肋”。偶爾的表揚,足以讓寶寶明白,父母仍在關注他,但,好行為是讓他自己受益,不是為了父母的歡心。比如,孩子有5次或10次做得不錯,只表揚他一次就可以,親子雙方都會覺得這樣“更自然”。

  2.更多地使用“身體語言”

  寶寶越大,感覺得到父母的口頭鼓勵越容易,而親密的“身體勉勵”越難。也是,父母會覺得5歲以後的寶寶不再喜歡摟抱、親吻這樣的表揚和鼓勵方式,“在公開場合,這令他們害羞”,不過,這並不等於孩子只期待口頭表揚的方式。可使用更巧妙的身體語言來說明“你真棒!我為你剛才的行為驕傲!”父母可以使用更有默契感的手勢和動作,如對孩子眨眨眼睛、豎起大拇指,這可以讓孩子知道,你一點也沒有漏看他的表現,這比當眾贊揚他更令孩子欣喜。

  3.幽默的暗示效果更佳

  要知道,好話說得太多也不好,令人生厭,如果你對孩子講同樣的表揚話,鼓勵性的語言也會部分失去作用。因此,你的表揚方式要有新意,比方,孩子把自己的房間收拾得很干淨,媽媽可以對他說:“是哪個小巫師騎著掃帚來到這裡,把這裡收拾得這樣干淨?”“是田螺姑娘來過了嗎?”這比死死板板地說“啊,你的房間整理得真漂亮”,更讓孩子擁有一份勞動後的得意感,也讓他在強化好行為時,沒有心理壓力。

  任何人克服惰性都要付出掙扎,而幽默的暗示會讓孩子非常愉快、放松地去做,也容易把好行為堅持下去。

  4.擅用“表揚日記”

  口頭表揚會飛快地消失在記憶深處,就連為鼓勵好行為買來的玩具,過一陣子也蛻變成“普通的玩具”,讓孩子記不起來他是為什麼得到如此的褒賞。有沒有辦法讓你的鼓勵保存下來,讓孩子回憶起來也會備覺溫馨?有的,就是為寶寶記“表揚日記”。日記本可以用厚紙板制作,便於在上面為值得鼓勵的行為貼上一朵小紅花,或一顆紅五星。父母可在小紅花旁邊加注,“今天,我很高興你吃過飯後留下來收拾飯桌。”“今天,你把《雪絨花》彈下來,大家都很開心。”“今天,你在公交車上為老奶奶讓座,讓我覺得寶寶真的長大了。”加注可以使表揚更具體,更經得起回味。“表揚日記”在將來,比如孩子10歲生日時,是一件很棒的禮物,因為沒有什麼物質鼓勵,比這些無聲的贊許更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5.鼓勵中可以夾雜“巧妙的批評”

  如果你想讓寶寶對自己的不足有充分的認識,而不是泡在甜言蜜語中沾沾自喜,可以在鼓勵性的話語中,夾雜對其不足的巧妙批評。比如有些孩子收拾玩具時,只是把不同類型的玩具胡亂扔進大抽屜裡,媽媽可以對他說:“你把所有的玩具都送回了家,做得很好,但它們有不同的‘睡覺方式’,你讓它們回到自己的房間了嗎?”喔,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注意到,小火車玩具應該裝進大紙盒裡,洋娃娃應該回到小紙盒裡,積木應該按照盒子上的圖形“各就各位”,這樣,萬一有一兩塊積木“迷路”,也會很快發現。媽媽可以一面教孩子整理的方法,一面提高“表揚的標准”,這樣孩子就會明白,改進不足才能贏得更多的鼓勵。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顏色揭開了寶寶性格秘密

每個孩子似乎都有自己無意識的色彩偏好,孩子玩的24色橡皮泥、36色繪畫水筆,總有一兩種色彩早早需要補倉;童裝櫃台買衣服,款式再怎麼新穎可愛,售貨小姐也無法說服孩子接受他意料之外的顏色。  孩子極端地熱愛某一種顏

小兒支氣管炎護理六個注意

支氣管炎是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患病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季節達高峰。當患支氣管炎時,小兒常常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咳嗽、食欲減退或伴嘔吐、腹瀉等,較小兒童還可能有喘憋、喘息等毛細支氣管炎表現。盡管有少數患兒可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