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科網 >> 兒科百科 >> 關於兒科 >> 兒童心理 >> “心情教育”從何入手?

“心情教育”從何入手?

  所謂“心情教育”,就是以道德觀念為基礎,引導孩子理解“真愛”,學會關愛他人,讓真誠的愛在人與人之間流動。

  在國外,面對學校忽視道德教育,以致大量年輕人迷失人生方向的現實,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加入了推行人格教育的行列,許多學校設置了有導向性的、以“心情教育”為核心的人格、素質教育課程。專家說,“心情教育”就是訓練人的本質中最深層的動機,使人的知識、品德和意志都能朝著崇高的目標發展,使人的情感、欲望建立在美好心靈和健全人格的基礎上。愛的訓練與體察,是心情成長的營養素。在這方面,父母、老師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可缺少。在不少國家,“心情教育”從幼兒時期就開始了。孩子在享受父母之愛的同時,學習以愛回報父母,從小培養孝敬父母、關愛家人的品格。孩子的心情素質在愛的熏陶下逐步發展成熟。當孩子成人後,以這種人格素質與其他人相處,就會建立起充滿和諧與友愛的社會。人格培養與道德訓練,共同構成了“心情教育”的完整內容。

“心情教育”從何入手?

  “中國媽媽似乎越來越過分關心嬰兒的智力發育,這個傾向令人擔憂。”

  那麼,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著重在哪些方面呢?在中國已經堅持開展16年的“關心下一代工程”,日前由中日育兒專家“坐堂”,為年輕媽媽們現場咨詢指導、排憂解惑。

  “‘怎樣能讓我的寶寶更聰明?’幾乎每位中國媽媽都愛問我這樣的問題。”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母子綜合醫療中心主任仁志田博司說,10年前這位專家就隨“關心下一代工程”來過上海。在他看來,和10年前相比,中國媽媽似乎越來越過分關心孩子的智力發育,很少有媽媽關心孩子如何形成自己的品格,以及家長行為會對孩子人格產生什幺影響,這個傾向令人擔憂。他認為,“智力過人”是父母強加於子女的願望。其實,培養嬰兒品格比開發智力更為重要,更讓孩子受益終生。即使是0-3歲的嬰兒,也已經能夠通過父母充滿愛心的行為和指導培養健康的品格。

  “心情教育”從何入手?

  1.物——我關系

  心情教育提倡讓孩子體會到,世界上的萬物都有它們存在的道理。作為一個人應該從中去尋找它們存在的意義,父母應幫助孩子從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中去發現、感受和體驗萬物的存在和變化,使他們逐步認識萬事萬物的變化都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應該鼓勵孩子與自然接觸,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具有環保意識;並懂得善待身邊的事物,如玩具、用品等等。

  2.人——我關系

  父母應該讓孩子逐漸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並學會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人與人之間的問題——

  *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一定要教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愛,並學會給予他人愛。懂得珍惜愛,就是讓孩子體驗愛的美好,知道父母在給予愛時付出的辛勞,從而使孩子產生尊敬、感激之情;學會給予愛,是要教會孩子關心他人,照顧他人。

  *鼓勵孩子與更多的孩子經常往來、友好相處。同伴群體交往,會豐富孩子的經驗,培養其交往能力,引導孩子注意他人的情感變化,學會關心與理解他人的感情,激發孩子與他人分享快樂和解除別人痛苦的願望。

  *重視培養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能力。例如,可以帶孩子參與公益活動、福利活動等,增進孩子與老年人、殘疾人等的交往,關心他人的生活,使孩子從小就具有平等協作的思想與人道主義的精神。

  3.我——自我關系

  現代社會要求人才具備更高的自主性,而人自身也要求教育能不斷發展更高的自我認識、自我設計、自我實現的能力。父母應該——

  幫助孩子發展認識自我的能力。只有較為正確地認識了自我,才有可能更好地處理好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父母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給他們適度的自由和自主抉擇、自負其責的機會。

  幫助孩子發展自我設計的能力。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說:“我將來要當……”這時,父母要鼓勵孩子把遠大的理想和現實結合起來。問問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和引導,把孩子的一些遠大理想內化成為孩子心目中的自我設計藍圖,一步步培養孩子自我設計的能力。

  幫助兒童發展自我實現的能力。父母應注重促進孩子自我實現欲望的產生和發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從事各種有挑戰性的活動,充分挖掘以前不曾被意識到的聰明才智。

  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孩子來說,心情教育已顯得越來越重要了。為了今天的孩子能夠更好地適應明天的社會,就要讓孩子從小懂得愛父母,愛家人,愛社區,讓孩子的心情素質在愛的熏陶下成長,到他們長大成人,他們會懂得怎樣去建立友愛和諧的社會。

“心情教育”從何入手?

  國外信息

  德國:三張照片實施“心情教育”

  當時是1983年的德國。一年級思品課教材第一頁是孩子現在所居住的社區,在二戰時的樣子。圖片上標了路名,然後讓孩子查查自己家所在的道路,孩子會看到路上有很大的彈坑,或者堆滿了屍體。第二頁是現在社區的照片,依然讓孩子去找自己家的位置,再問他們喜歡生活在哪張照片裡?孩子當然願意生活在現在的社區。於是老師就告訴他們,第一張照片是你們的長輩所經歷的現實,而不是想象出來的,從第一張照片到第二張照片,是靠你們的長輩用勤勞的雙手建造出來的,單憑這一點,你們就沒有權利無緣無故的對他們發威,向他們抱怨,因為他們給你們帶來了這麼美好的生活,從而樹立起孩子對長輩的崇敬。第三張照片是一張2000年的藍圖。孩子最喜歡這一張。老師問,你們還有沒有勇氣和理由讓你們的父母再去建造第三張照片?忍心嗎?一個孩子算了算他父親已經40多歲了,到2000年已經60多歲了,不能再去造房子了。孩子們終於明白,第三張照片是要用他們自己來建造的,不能再依靠長輩了,這就讓孩子在懂得愛長輩以後,又懂得了愛社區、愛國家,這樣的教育更容易感染孩子。

  美國:“心情教育”撫慰幼小心靈

  近年來,由於美國的破碎家庭多,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一些學校專門為離異家庭的子女設立課後輔導班,委婉地將這種輔導班稱為“香蕉班”或“彩虹班”。輔導班上,老師鼓勵孩子們傾吐內心深處的隱痛,排解因父母離異帶來的精神痛苦和不良心境。然而,這樣做能否達到學校的初衷,尚不得而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
小兒秋季腹瀉高發 專家提醒飲食衛生需注意

秋季小兒腹瀉高發期醫院人滿為患  “5天前,孩子突然開始吐、拉肚子還發燒。到了第二天凌晨更嚴重了,我們就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韓女士說。  “聽大夫說才知道,孩子是患了秋季

嬰幼兒窒息的急救指南是什麼

孩子清醒狀態  1、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背部來支撐他的頭和頸部,另一只手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捏住他的下巴,前臂平放在嬰兒腹部上。  2、把嬰兒旋轉臉部朝下,頭低於軀干,用你貼在大腿上的前臂支持孩子的腹部。  3、用掌根

小兒內科問答| 小兒外科問答| 兒科經驗常識| 小兒呼吸科

Copyright © 寶貝兒科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