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教育”對於現代父母來說並不陌生,越來越多的父母嘗試著對孩子進行賞識教育。然而,有些父母並沒有理解賞識的真正內涵,盲目賞識不僅不能讓孩子從中獲益,反而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
不切實際地誇贊
典型狀態描述:
看到寧寧的畫,媽媽脫口而出:“寧寧畫得真好!我家寧寧最棒了!”聽了媽媽的誇獎,5歲的寧寧不但沒有高興,反而不屑地說:“你就會說‘最棒’了,還有沒有新鮮點的。”
寧寧媽非常認可賞識教育的觀念,所以,時常把“你真棒!”掛在嘴邊。在兒子3歲前,自己的“賞識”似乎還能激發起兒子的熱情,可是,隨著兒子年齡不斷增長,他對媽媽的誇獎越來越不屑了。
心靈點擊:
很多父母認為,賞識孩子就是告訴他們“你真棒!”。其實,這是一種非常片面的認識。
孩子比較輕松地做成了某件事情,父母如果給予不切實際且大張旗鼓的誇贊,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他會相信自己真的很棒;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接觸的環境越來越廣,在與周圍小朋友比較之後,他會發現,父母的誇贊有很多水分,漸漸地,父母口中的“你真棒!”就不值錢了。
看起來,這並不是什麼大事,然而,它給孩子的成長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卻不容小觑——
1.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降低。
2.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降低。
孩子一旦意識到自己沒有父母誇獎的那麼好,他就會開始懷疑別人對他的評價,覺得大家都在騙他,他的自我價值感反而會因此降低,進而變得很自卑。到了那時,不管父母怎麼鼓勵他,他都很難自信地面對外面的世界。
3.孩子變得自大、自負。
有些孩子可能會把父母的“誇贊”當作自己的保護層,他們寧肯相信這些有利於自己的評價而在無意識中屏蔽外界信息,從而變得目空一切。
父母對孩子的誇獎應該是經過認真品味後的真正欣賞。
因此,不要泛泛地誇孩子畫得好,而應用心欣賞孩子的畫,你可以誇獎孩子主動完成繪畫,態度非常認真;也可以誇獎孩子的畫中有某些細節處理有進步……記住:誇獎孩子的動機與態度要比誇獎結果更重要哦。
![]() |
小兒的肺炎應該怎樣去預防呢
(一)嬰幼兒應盡可能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宣傳兒童有呼吸道感染時不出門,流行季節少串門,不到公共場所去。父母感冒時應盡可能少接觸年幼子女,接觸時應帶口罩。 小兒患病要做到早診早治,要求家長當患兒僅有發熱、 |
![]() |
孤獨症康復“雷區”多 家長切勿行差踏錯
孤獨症康復專家張桂娥教授表示,在孤獨症康復中,存在著諸多的誤區與“雷區”,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態的平和,切勿“行差踏錯&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