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在孩子的優缺點問題上,好的方面會表揚,壞的方面也會及時指出。這從道理上講是沒錯的,但如果操作方式不當,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有的家長在牆上貼張紙,這張紙被分成左右兩欄,一邊寫優點,一邊寫缺點。家長是用心良苦的,既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優點,又要讓孩子記住自己的缺點。但這樣做顯然不合適。因為設立“記功簿”是為了達到催化作用,使孩子從偶爾的良好表現中獲得自信和快樂,使這偶然行為最後成為孩子的一種穩定行為。同理,把孩子缺點也白紙黑字地寫出來貼到牆上,不斷地提示,也可以使這些行為穩定下來―本來想拋棄的壞東西,在這種刺激下很容易讓孩子給自己定性,以為那些壞習慣是自己必然的行為。最後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為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為總也改不掉的缺點。
孩子有很多壞毛病需要改,那怎麼辦,難道這樣寫下來給她提個醒不好嗎?當然可以提醒,但要換種說法,要把孩子所有的“過”變成“功”來說,即首先從家長的意識中就要“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比如孩子不好好練琴,總要家長提醒才去練,你不可以記下“練琴不自覺”,而要看到孩子至少天天去練了,就記下“能堅持每天練琴”;接下來她還是偷懶,不想練夠一個小時,你不可以記下“沒彈夠一小時”,而要記下“雖然只練了四十分鐘,但彈得很有進步”;她發現彈四十分鐘你也接受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就每天只彈四十分鐘。你於是先回避時間問題,記下“練琴很認真,水平在慢慢提高”―就是說,從孩子的不是中,總能找到值得表揚的地方,總給孩子良性暗示和正面刺激。這樣下來,孩子慢慢地就會獲得成就感,把為時間而練琴,改成為技能而練。當她不再和家長對抗,心裡真正想要練好一首曲子時,她是不在乎多彈一會兒少彈一會兒的;而且認真練半個小時的成績會好於磨洋工一個小時。![]() |
蜂蜜有助於孩子吸收營養
我們很多的家長都是會在孩子長身體的時候給我們的孩子提供各種的營養的,但是有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營養物質的,在這個時候我們其實可以給我們的孩子喝點蜂蜜就好了。 只要孩子沒有出現偏食情況,就沒必要 |
![]() |
育兒百科:5個方法解決小孩不合群
小孩不合群的原因 1、父母教養方式不當。如孩子小的時候,很少帶孩子出門玩。孩子稍大時,又怕外面空氣不好,影響孩子身體健康。結果,就導致孩子怕生人,怕陌生的小朋友。 2、不良環境。很多孩子由保姆照顧,保姆不愛 |